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逃脱者可获生机(转贴) (第4/4页)
另附诗一首,希望大家明白牛市的调整,明白调整的方式。等待。用能复制的赚钱方式,面对未来。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rou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判断准确一两次大盘短期的涨跌,最终成为大富翁的,想来没有几个。 试图依靠预测短期大盘走势,并试图从中赚取大钱的,最后大多以大失败告终。 在目前的股市,对大盘的判断,基本上成为猜测管理层脸色的游戏。 最典型的是,一旦管理层放行10只基金发行,股指又会健步如飞。 你能预测准什么时候放行吗? 连索罗斯、巴菲特、利文摩尔都未能成功逃顶,你能行吗? 对大资金来说,即使是一个40亿的基金,他的逃顶也不过是从持仓9成变成持仓5成。 投资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巨人为伍。而不是判断大盘。如果是趋势投机者,做短线只不过术,只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短期收益。 刘元生在万科上赚了约16亿,这可能是中国个人投资者的最高境界。尽管大盘17年严寒有过太多风雨。 在市场的赚大钱的主要流派,简单分有几下几种。 一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长线持股,不试图逃脱短期的波动。当然,在大萧条来临前,一定要走。但是,至少普通的二三年熊市不用逃。虽然巴老对近几年美国股市并不乐观,手上现金越来越多,这并不阻碍他继续赚钱。 巴的赚钱方式,说白了是用尽量少的钱,去赚取尽量多的钱,赌的是时间。 二是索罗斯的短线投机。在牛熊转换时最为激烈,赚钱自然最丰。索不仅是想逃顶,还要做多空转换时赚钱,这是针尖上的芭蕾。有几个人能玩? 但是,在1987年对日本股市的做空,在1998年对香港股市的做空,在1999年做空网络股,结果都证明是错的。 尽管是错的,索罗斯并未倒下,原因是他在损失出现重大错误时,在最快的三分钟内平仓,比别人先一步止损。 索罗斯的策略是用尽可能多的钱,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赌的是时点。 三是时而价值时而投机者。 在价值股走强时赚取最大的利润,在投机盛行时也能赚大钱。基金经理通常是这样做的。但是,通常会因为踩错了节奏,而左右被人刮耳光。 基金经理玩的是选美游戏,赌的是对流行时尚的把握。 我们思考机构的布局,更多的是为了判断主力的动向。大盘可能涨,也可能跌,因为现在是政策市,索罗斯所说的测不准,在现在最为管用。 什么叫不确定性,最大的不确定在于游戏规则的变化。对手在根据你的牌改变规则。这就是现在的市场。如果你是试图从短期趋势中赚钱,你必须时刻看盘。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规则会有利于多方。什么时候,会突然有昨于空方。 当一个市场游戏规则随时可能改变时,试图再预测,到底有多难,你看一下信真期货的cao盘成绩就知道了。 判断一个市场的均值,并不需要多少智慧。系统的统计数据会给你答案。 判断一个市场是否有泡沫,只需要市场常识。 但是,判断泡沫何时破灭,以哪种方式泡沫,破灭的主体是谁,泡沫破灭的受益者是谁? 这才是最要关键的。 而更为关键的是,判断错误时,你的撤退路线是什么?你的降落伞在哪? 沪深指数30倍就要变成牛转熊吗?大熊市已来了吗?大熊市会是一年,二年,还是像日本一样的17年?有答案吗? 在很多股票跌幅四五成时,用大熊市来恐吓小股民,让他们割rou离场?真的有道理吗? 以前支持大牛市的大背景——人民币升值、经济持续增长、外贸顺差、劳动生产力提升、央企整合、资产注入、各级国资部门用市值考核上市公司……全部都没有了吗? 是绩差股高估,还是所有股票都高估? 逃脱者可获生存,并不是告诉大家全部斩仓离场。而是如何从被动的局面出走出来。 赢利成为一种能力,而不是运气。 至尊宝跑到悬崖边,放一只鞋子在那里,在人前假装跳崖,不想脚一滑演变成了真跳万丈悬崖。 与此同时,三个官兵正要对三个强盗行刑,官兵举刀说:早知道不要当强盗。强盗菩提说:早知道也当兵。话音一落,跳崖的至尊宝从天而降,正好砸在三个官兵身上,三个官兵的刀捅进了自己的身体,他们临死前说:早知道不当兵。 人生时常就象这个情节,没有前一步的“早知道”,只有下下步的“不可知”。 股市亦如是。昨天还是最恐慌的发行特别国债,现在,财政部和解释是,财政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这是政策的原定方案,还是测试市场反映后的修改方案,可能只有决定者知道。 现在,大盘的风险是一切都不可测,个股的风险,可测度要低很多。对一些仍可能有外延式增长,或者基本面拐点的股票,只会买贵,不会买错。 2000年以后,美国有一批股票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蒸发。这种厄运会不会是在2007年至2008年到来,还是二年,还是五年后,相信没有人有答案。 但是,至少二三年内,中国经济还没有到大萧条的程度,毕竟,咱们的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 怯怯地揣测一下政策调控股市的意图和效果—— 遏制股市过度投机,管理层一再提到的标准为两个: 一是成交量过大,个股换手率太高。可是,昨日两市成交才1100多亿,回到了今年初的水平。 二、绩差股市盈率太高,投机过度。可是,虽说部分绩差股市盈率仍不低。可是,毕竟人家股价都腰斩了。就算是割rou,也得歇一段时间再割吧。真的要逼庄家逼到没有任何退路吗?不符合一贯的监管风格。 如果这两个标准都暂时到位了,是不是让股市走自己的路?该疯狂的继续疯狂,该沉沦的继续沉沦? 至少,政策面释放暖意。好比财政部大张旗鼓地澄清,是不是第一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