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股份制式捆绑 (第1/2页)
“这个很有可能,因为你现在是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回来,而且将要购买大批量的美国土地,虽然说是开发,提供了诸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总统的反对者们会捕风捉影,说是权钱交易,到时恐怕会闹得满城风雨。” “说得有道理,不过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我们杜克旅游公司向美国政府提供包艇运输服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哦,具体怎么cao作?”约克先生显然来了兴趣。 “比如说加菲尔德总统要出一趟远门,我们双方的工作人员,一起统筹预算这次出行的交通运输费用,需要多少美元。你们把这笔钱给我们,我们飞艇公司就出动一辆飞艇,专门用于总统先生的出行使用。相当于你们承包了这艘飞艇。” “哎呀!这个方法真不错,回美国之后,我就马上禀报总统,估计会获得批准。” 飞艇降落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口的杜克工业生产基地,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杜克造船厂,当今世界上可造最大的船只、最快的船只、订单最多的造船厂,这里也是联结在南美洲、非洲的杜克旗下实业的港口,是一个出海通道。 实践证明,陈承宇当年的眼光确实不一般,这里的深水港还可以造更大的船只,就算大西洋刮起大暴风,也影响不到这里。附近已经建立了美国海军的一个舰队基地。 陈承宇的飞艇在降落前,美国海军的明码电报就发过来了,询问飞艇到来的目的和意图,听说上面乘坐的是杜克陈先生,美国海军表示敬意,并用上欢迎回家这样的敬词。话说美国海军正在服役的战舰中,有多战舰是隔壁的杜克造船厂制造的。 速度快、cao纵性能好、耐用故障率几乎为零,是杜克造船厂的金字招牌,天下人都知道杜克造船厂是杜克陈先生私人所有,这尊大佛是不能得罪的,得罪了人家,如果此人是心胸狭窄之徒,在造船的时候动了手脚,到时船只不明不白沉没在茫茫大海之中,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陈承宇和约克先生走下飞艇,杜克造船厂厂长格罗佛杰克逊率领一群人等候多时了。这里除了造船厂之外,还有自行车、推土机、挖掘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等等产品的组装厂家。 当年这里是一片荒凉,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成了一个有着10多万人口的城市了。 陈承宇握着杰克逊的手有些感慨:“杰克逊先生在杜克船厂工作了3年多了吧?” “是的董事长,我记得是1880年3月16日,你命令我带领一个65人的小组,来到这里开荒建造了杜克造船厂。” “是的,那时候你刚从英国普兹茅斯造船厂回来,我记得面试的时候你说过,你要建造一间比普兹茅斯造船厂还要大的船厂,你做到了。” “一切成绩都是在你的指导下完成的。”杰克逊厂长感慨的说。“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陈承宇看着杰克逊厂长有些苍老的脸有些感慨,当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杰克逊厂长才36岁,风华正茂,才过去3年多一点时间,就苍老了许多。 在他出任厂长期间,杜克造船厂的产值年年递增,除了舰船的设计,陈承宇不用过问其它的任何事情,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船舶专业的杰克逊厂长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国人的敬业精神还是值得嘉许的。 “杰克逊先生,你把詹姆斯河工业区所有工厂的、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全部召集到杜克船厂的大会议室开会,我有重大消息要宣布。” “好的,董事长先生。” 4,000多名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济济一堂,集合在杜克造船厂的大会议室里。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主席台上那张年轻的脸庞。 传言杜克实业的创造者是一个年轻人,可是大家绝对想不到年轻到这种程度,话说我们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不务正业,天天玩耍呢。 杜克造船厂的厂长杰克逊先生正在讲话:“各位工友们,相信大家都认识我,因为在座的工友们,比我资格老的人,只有64位老工友。我记得我成为杜克实业中的一员的时候,当时我35岁,那年我辞别了在英国普兹茅斯造船厂的工作,尽管我在那里工作了10年,但是我因为亲人的原因,我还是回到了美国。”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1880年3月的一天,我看到杜克实验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