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泰山悲歌(下) (第2/2页)
是女娲和早期中原女首领的演变融合统一,但不能确定碧霞元君是一人。碧霞元君的原型,只能说是先祖母系的伟大人物的融合祭拜。 泰山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泰山石敢当,“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其本义就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 在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在传播中,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同时存在。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字样的石刻,如“石将军”“石大夫”等,清代、民国年间以及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为主。石敢当习俗。历经各代,达于今日。清代以来,在泰山周边还出现了祭祀石敢当的庙宇石大夫庙,同时存在庙会“石大夫会”,还有以石敢当为题材制作年画的。 石敢当习俗经历了“石敢当”到“泰山石敢当”的发展,除了西藏和新疆,泰山石敢当习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流传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唐人街。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箔,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 泰山的范围总括起来很大,但是项羽在这么一个时候只能够凭借麾下不到四百人,死死地控制住泰山的主峰。 而根据细作的查探。项羽将这四百人左右的兵力主要集中在秦御道上,而这一条秦御道,换一个名字就是后世的登封御道。 后世的登封御道,主要是指从岱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这一条路线。 这一条秦御道的很多景点,摆在现在而言就是扯谈。 但是作为整个泰山地区最难防御的地方,项羽将自己的防御重心放在秦御道附近,也不算是一种错误。 而作为应对的是。在李信的安排当中,秦御道的进攻兵力也达到三千人左右。 当然,这次李信还不仅仅安排了从秦御道进行攻击项羽残部的方向,在李信的安排当中,张嘉师发现后世的几条旅游线路似乎也被李信作为进攻路线。
而跟秦御道的情况一样,这些路线摆在眼下而言,能够作为景点的说法基本属于扯谈。 而这几条与后世旅游路线似乎有些关系线路则是:天外村天地广场环山路竹林寺黄溪河水库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桃花源入口环山公路彩石溪赤磷鱼保护区桃花源索道南天门玉皇顶;天烛峰印象泰山封禅大典表演场鲤鱼背大小天烛峰石河尧观顶北天门日观峰玉皇顶。 事实上这几条道路摆在眼下而言,更多的也就是一条有些人烟的路径而已,毕竟这些线路主要还是要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发展才有张嘉师原来的世界的规模。 在李信的安排当中,他率领的部队主攻秦御道,而彭越则是率领两千兵马,从后世的索道附近地区发起攻势。 张武则是从泰山东北面的天池峰一带进攻泰山。 最后则是由一个叫朱奂的秦军校尉率领一千五百兵力从泰山北面的山道上山。 在这么一战之前,谁都没有想到结果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是不管如何,在陆续率领部队前往自己的进攻出发点之后,在相互之间的斥候联系下,张嘉师麾下的秦军部队,于公元前202年10月13日这一天,对泰山上的项羽残部发起了最后的攻势。 分割线 在后面阵型指挥部队缓缓前进的李信,抬头看了一眼高耸的泰山,他就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在上次始皇帝封禅泰山的时候,李信并没有随行,但是他在那一个刻石书上,也有着自己的名字。 这么一个情况对于李信而言,也算是一种荣耀加身。 毕竟这也代表着始皇帝嬴政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认可了他对大秦帝国的功绩。 但是几年之后,李信真的到来了泰山脚下,却发现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因为这么几年的时间,无论是始皇帝嬴政亦或者是二世皇帝嬴胡亥,两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当初的赵高以及李斯等人,也许早已经变成了一具白骨。 李信并不知道的事情是,张嘉师杀死了赵高。所以他现在也无法确定这个祸乱大秦帝国之辈的死活。 但是对于李信而言,很多事情还没有结束,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继续活下去,也许也就能够见识到更多的东西。 他默默地看着不断向秦御道前进的麾下官兵,他没有想到的是,项羽在秦御道布置的兵力,以及抵挡力度确实是非常高。 而朱奂则是在率领部队出发一段时间之后,惊愕的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他这次前往的进军路线,居然没有能够直接前进的手段,因为一些普通的黔首也许能够凭借钩索等物品,通过这种很多地方都算陡峭的位置。 但是对于这么一种情况,朱奂在稍微尝试几次,都无法让身负重甲的官兵通过钩索攀爬上山,最后朱奂只能够放弃这样的行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条道路安排,也许并没有想过眼下这么一种情况。 而朱奂只能够在心中暗叹一声他的运气不好。 张武麾下的秦军官兵从泰山主峰的东北面的天池峰前往泰山主峰。 但是在这一路上,张武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阻拦,而主要阻挡张武前进的因素,是这个地方相对比较密集的树林。 张武也不由自主的哀叹一声,自己怎么会被摊上这种事儿。不过他也庆幸一个情况,若非张嘉师对他确实是青眼有加,李信也不会让他这个骑士指挥官参加这种行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