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七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完) (第1/2页)
中草药作为中医的治疗方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其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作为鉴别以及使用草药的典籍,本草类的诸多医药书籍可以说是其中一个让中医师认识到草药作用的重要环节。 只不过,在诸多的本草类典籍当中,存在着不少错误的地方,即使是在之前最为重要的本草类典籍,就是指这种算是官方机构编纂的本草类典籍,都一样存在着很多的错误。 这些错误,小的治不好病还在其次,大的甚至会让病人因为药性问题而死亡。 这也算是李时珍编纂的一个重要基础。 至于李时珍有没有在这个方面被坑过…… 张嘉师表示,有也不奇怪,就好比是在古代,没有被地图坑过的将军,绝对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军。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误的,甚至是在一些药性方面的错误,也屡次出现,但是这一点对于而言,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李时珍也多次寻找自己编纂出来的的错误,甚至是进行过三次大幅度的修正,这一点对于李时珍而言,是最难能可贵的。 ………………………………………………分割线…………………………………………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后世已知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后世认为,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达尔文在一书中,引用了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cao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 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朝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出版。 公元1603年,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至今有30多种刻本。1596年的金陵胡成龙刻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并与2010年3月入选为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公元1606年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像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的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