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天策群英 (第2/2页)
点头说:“是,太子可以收买任何人,但永远也收买不了万贵妃。” 话一说完,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万贵妃,楚王李智云之母,李智云善于射箭,书法,棋艺高超,隋朝大业末年,李智云跟从李建成住在河东。高祖起事时,李建成带李元吉逃往太原,说李智云年幼不能走远路,没有带他,其实他只比李元吉小一岁,留下他的目的就是想以他为诱饵,掩护自己和李元吉逃走。李智云被隋将阴士师捕杀于长安,年仅十四岁。 武德三年,李渊将李世民的次子李宽过继给李智云为子,继承王位。 万贵妃生性恭顺,贤良淑德又善解人意,李渊称帝后,除了追封原配窦氏为太穆皇后以后,没有再立皇后,**之中一切事务都交给万贵妃处理,也就是说万贵妃没有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权。 “万贵妃年老色衰,如果还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她怎么能让太子得意?她难道不知道,太子其实才是害死她儿子的罪魁祸首吗?”侯君集伸起左手,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可能是脸上落了个蚊子。 “这就是万贵妃的高明之处,她不说并不等于她不恨太子,是因为她知道,说了也是白说,皇上不会把太子怎么样,皇上为什么敬重她,让她管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现在虽然不能在皇帝面前为秦王美言,却可以帮我们探察皇帝的想法的动作,以便我们及时做出反应。”房玄龄捻着胡须缓缓说道。 长孙无忌把玩着挂在腰间的玉佩说:“大王,我看明天就让观音婢带着楚王,进宫去看看万贵妃把,不管怎么说楚王现在是李智云的儿子,她的孙子,以meimei的能力,一定会说服万贵妃帮我们得。”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低垂眼睑沉吟片刻,嘴角浮现出了一个微笑:“我看可以,让观音婢多带些珠宝首饰去,不要吝啬。” “李承明这几天在干什么?可有消息过来?”李世民顿了顿又开口问道。 长孙无忌放下手里的玉佩说:“他昨天去了一趟魏征家,说了些什么不知道,不过今天早上,他托西市的一个皮货商,帮他从突厥打听刘贼余孽,王小胡的下落,这小子在招贤纳士,肯定是魏征教他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将军百战穿金甲,三千里外觅封候。秦王将李承明的剽窃之作吟诵了一遍感叹道:“好诗啊!胸怀激烈,大气磅礴,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是做不出来得,看来他那天和我说的不是假话,此子胸怀大志,他日必是突厥之劲敌。” 长孙无忌冷冷地说:“大王说得不错,可惜他在成为突厥的劲敌之前,首先成为的是大王你的劲敌。” “大王,既然担心他日后为患,臣下之见,不如趁这次他随军出征,在军中把他···一了百了。”侯君集的双眸中闪过一道寒光,语气阴森地说。 “住口。”李世民勃然大怒,站起来伸手指着侯君集寒声说道:“就这点能耐吗?他只是个孩子,且不说到时候,他带多少护卫,就算你全部瞒过他们,或者收买他们做得天衣无缝,你以为皇上能相信吗?太子能相信吗?再说一个十岁孩子,真要是把我们天策府害怕的需要背后下手的话,你们也就都回家耕田抱孩子以求自保,本王也会向皇上交出一切权利,做个逍遥王爷算了,何必在此徒费时日、虚度光阴!” 杜如晦正颜道:“大王息怒,侯将军也是为大王着想,只是想法不对。”说到这杜如晦笑了笑接着说:“汝南王确实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可他这些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房玄龄起头注视了杜如晦片刻,若有所思得微微点头:“汝南王现在深受皇上和太子的宠爱,太子妃常氏必然对此心怀不满,我们再帮点小忙,推波助澜,让东宫内斗,太子殿下后院起火,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我们在朝堂博弈。” “有道理,这才是上策,具体怎么办,就麻烦房杜二公了,侯君集听到了没有,多学着点,打打杀杀并不是唯一和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李承明到了军中的安危,全部交给你负责,连块皮都不能让他擦掉。”李世民对杜如晦得话很是满意。 “是,大王,请大王放心,臣下保证,他连根汗毛都掉不了。”侯君集站起来,抱拳行礼。 “我倒是觉得侯将军说的有道理,那小崽子,怕是不好利用,想办法除掉他,一劳永逸才是上策。”长孙无忌想起李承明对他得羞辱,恨恨地说。 李世民笑了笑,没有说话,房杜二人不明就里,心想这位舅爷今天怎么变的和侯君集一样了,只有侯君集向长孙无忌投去感激的一瞥。 “行了,就到这吧!天不早了,都吃了饭在回吧!今天给你们开一坛窖藏百年的好酒,是淮安王叔昨天送我的。”李世民道。 “哦,那我们可谁也不能走,一定要把酒全喝完再回去。”长孙无忌哈哈大笑。 求推荐和收藏。广告很老套,但请喜欢和支持我的朋友帮忙。小弟什么地方有错误也请各位提出。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