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西北边塞 (第2/2页)
阔口,一双眼珠里微微泛出古怪的黄色,很少有人会有像他这样颜色的瞳彩,另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这近五月的天气里,倒空心穿了件羊皮背心,领口处露出一段浅酱色的筋rou,十分结实。这两个人都是关外出名的盗匪,年纪大些的叫郭杰,小的叫乔子宏。 这时郭杰正一脸郁闷地低头沉思,那小伙儿乔子宏性子急些,等了一会儿按捺不住,口里急急道:“四哥,你说这是真的吗?他们抓住的人真会是二哥吗?这告示是前天的,要是的话不就是今天吗?” 可能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乔子宏没有自己思考的习惯,有什么问题都是直接问兄长们。 那被呼为四哥的郭杰不由得皱了下眉,五弟乔子宏这么问,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好,只有苦笑道:“我也不知道。照酒泉郡守尉迟行一向的行事风格,是个咋咋呼呼、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可这次整个酒泉郡只有这一张告示,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可看他们这么偷偷摸摸的处决方式,倒像真捉住了什么顶重要的人物,怕处决时引起麻烦似的。可要说那些草包真捉住了二哥,打死我我也难以相信!” 酒泉地处西北,侧近玉门,本是屯兵重地,也是滋扰多事之区。隋朝末年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割据于此,自称大凉皇帝。 武德元年李渊准备谋攻薛举,派遣使者前往凉州,下达玺书与李轨结好。李轨大喜,派遣其弟李懋入朝。高祖拜李懋为大将军,送还凉州,下诏鸿胪少卿张俟德持节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 李轨召集部下商议说:“李氏已经据有天下,是历运所属。一姓不可两立,现在我除去帝号,东向接受册封。”
他的下属曹珍劝说:“隋亡天下,英雄竞起,称王称帝,瓜分鼎立。唐国自保关中、雍州,大凉自处河西,何况您已为天子,怎能接受别人的官爵呢?” 于是李轨上书给李渊自称“从弟大凉皇帝”,与李唐交恶。 武德二年李轨败亡以后他手下的三名将领不愿意降唐便结为兄弟在此啸聚为盗。到四年前又多了窦建德的两名下属来投,从此变为五人。自称“酒泉五骑天下驰、草上沙中任我飞”。 所谓“草上沙”是指他们盘踞的地方。那里方圆甚广,但土瘠草矮,很是荒凉。 五人中老大张楷是李轨的表弟,老二李波是李轨的堂弟,老三曹单是窦建德的小舅子,老四郭杰又是李波的妹夫,老五乔子宏是窦建德的外甥。也就是说这五人都与李唐王朝有着血海深仇。 这次郭杰与乔子宏之所以赶到酒泉城来看这么一个告示,实是为一桩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他们五人中最具才气最有号召力的李波居然在五天前忽然失踪了!至今人影全无,这当然是了不得、不得了的大事,更何况近来尉迟行对他们围剿甚急“草上沙”正面临十余年来从没有过的大关口,极待他深谋远虑的抉择,可他却不知何处去了,叫人怎能不急? 酒泉郡守尉迟行是尉迟恭的族弟,当然他能做到这个职位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武勇,而不是尉迟恭的面子。 郭杰想了想,皱着眉道:“咱们先看看再说吧!” 此时已近酉时,小校场不大,就在城墙边上。天上的月已从东边城墙新补好的缺口上探出头来,郭杰的脑子却有些乱乱地想:近两年,这天下真的似有些渐渐平定的模样了。他自成年就赶上隋末之乱,可以说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也恼于这个乱世。这些年,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天下平定,但不知怎么,如今,唐皇借秦王李世民和赵郡王李孝恭之力、经过数场大战,先平薜举,肃清陇右之地;再平窦建德,稳住黄河两岸;最后平杜伏威,擒萧铣,败林士弘,平定大江南北,纷扰多年的天下终于有云开日出之势后,他不知怎么却有了一丝遗憾——也许所有的乱世英雄都会有这种遗憾吧,他见大哥、三哥口里虽不说,但每一次有唐军大胜的消息传来,他还是看得出他们的心底的苦涩。他们都说得上是豪杰英雄。对一个英雄来说:这场****,该永远不停、永远动荡、永远无歇无止! “不知道处决犯人为什么专要选在傍晚?”郭杰皱着眉想。 “四哥,官府是不是怕劫法场?”乔子宏扬扬头问道。 “如果真的被擒的人真的是二哥的话,咱们该怎么办呢?”他接着问。 郭杰答道:“如果真是二哥的话,咱们就是拼了命也得劫。” 乔子宏像按捺不住心头的燥热,已把领子又扯大了些。郭杰望着他年轻的脖项,唇角微笑了下,才待说句什么,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城门开启的声音,然后,步履杂沓,轮车辘辘,他与乔子宏对望一眼,心中同时暗道:“来了!” 求推荐和收藏,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