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九十六章 被拉下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被拉下水 (第2/2页)

杜如晦是自己的乡党,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叙叙旧,他才拗不过跟了来。这些年长安城里的文武都明白东宫、齐府和秦府间不睦,常何算得上是东宫那条线上的人,自然对出自秦府的长孙无忌等怀着戒意。

    几杯酒下去,常何脸颊泛起红光来,酒桌上的气氛也缓和了一些。长孙无忌品了一口酒,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问常何道:“将军觉得这杏花春的滋味如何?”

    常何的职位还远称不上将军,但是,人当然都是爱听恭维话的,长孙无忌这么称他,他心里听着舒坦,表情就松弛了许多,点头道:“是啊,这酒是真不错。”

    长孙无忌忙道:“看得出来,常将军也是个好饮之人,那咱们换大碗如何?”接着不由分说,抢过常何手中小杯将酒倒掉,对着外头喊了声:“小二,快换大碗。”

    小二应一声换了大碗过来,长孙无忌抱起酒坛结结实实给常何倒了一大碗,然后又给自己满上一碗,端起来,口中说道:“来,我陪将军先饮一碗。”说罢已先干为敬。

    常何无奈只好也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接下来就这么一碗接着一碗,一气儿喝了七八碗,常何脸上露出一丝醉意,嘴也就开始把不住了,对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你可真是好酒量呀!我还真服了你了。”

    长孙无忌应道:“将军的酒量也着实让在下佩服呀!不过我更佩服的是将军的人品,听说将军在讨刘黑闼时,曾领着一百兵丁镇守一座关隘,断粮七日,饿死了八十多人,也没有退后一步呀。”

    这算得上是常何活到三十几岁最得意的一笔,提起这事儿,他的兴致高涨起来,忍不住眉飞色舞地将那段经历说了一遍,敬君弘也在一旁时不时地补充着。长孙无忌装出一副听得出神的样子,最后由衷地道:“嗯,将军真是神勇呀,你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劳回来,上峰是如何封赏的呢?”

    此言一出,常何脸色一变,骂道:“赏赐,赏个狗屁,打仗的时候太子亲口说,常何英勇,战后要连升他三级,可一回长安,他就把这事儿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长孙无忌脸上故意露出慌张的神色,说道:“嗯,常将军,这话可不能在外头说,隔墙有耳啊!”

    常何喷着酒气道:“怕什么,反正就是个看门的小官,我早就不想干了,让他们听见了倒落个痛快。”

    至此,长孙无忌已经将常何这个人的脾性摸了个透,也明白了他心里其实对建成藏着不满。他立刻装出一脸替常何抱屈的神情,叹了口气道:“没想到将军心里还憋着这么一口怨气,其实我家秦王一直仰慕将军武勇,想与将军交个朋友!”

    常何咧了咧嘴,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渍道:“俺老常也是两军阵前九死一生滚过来的人,心里一直佩服秦王的战功。其实当兵的破开肚子肠子全都一个模样,一样的刀头舔血,一样的厮杀,谁不佩服能打胜仗的统帅?能与秦王交朋友老常我真是想也不敢想。”

    房玄龄笑了笑道:“常将军够豪爽,好汉子,秦王殿下果然没有看错你!”

    杜如晦叹了口气道:“现在朝局险恶,政情汹涌,秦王殿下被太子猜忌举步维艰,如果不多做一手准备,就是坐而待毙。秦王殿下不怕死,但是即使死,也要死到战场上,刀丛剑垄尸山血河之中才是勇士的长眠之地。有谁愿意愿意死在自己亲兄弟从背后射来的冷箭之下呢?”

    “是啊!殿下是被太子和齐王一步一步逼入绝境的,这一层满朝文武内外军民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长孙无忌接着道。

    这几句话让让常何浑身立时打了个冷战,酒醒了一半,舌头打着卷道:“你,你想干什么?”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也没什么,秦王殿下就是想教你这个朋友,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还想请常将军帮忙!”

    常何看着长孙无忌,酒已完全醒了,突然笑了一声:“我看你们是想造反,君弘,咱们快回去向太子禀报他们的阴谋。”

    敬君弘看了他一眼,一把拉住他道:“常兄弟,东宫那头有多少人要找太子讨口吃的,太子顾得着你吗?秦王这头可不一样,这一宝你押上去,一赚就能赚个满堂彩呀!

    常何停了下来,敬君弘的话打动了他。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粗人,没读过一天书,当然不像那些满腹经纶的书生,行事前总想起什么圣人的教诲来,他想事情很实在,哪条路对自己更为有利他就会往哪条路上走。跟着秦王这头,看起来是有些风险,但是,如果秦王成事儿了,那他就立下了一件奇功,可以说一辈子都不用再发愁了。

    再说就算自己去告密皇上也不一定会相信自己,以秦王的地位只要渡过这一劫自己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想到这常何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