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山东已平 (第1/2页)
大唐武德八年腊月初一清晨,家家户户都守在暖和的地炉边,没有人愿意在这么个滴水成冰的时候走出房门。 山东饶阳山东道行尚书台的议事房里,一名身着便服的四十岁上下的男子正焦灼地走来走去,口里不停地急促地问道:“王小胡失踪已经五天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边上一名文吏打扮的官员恭谨地回答道:“魏大人,三天还有人在风影山附近见过王大人,官已派出缇骑四出打探,很快就会有消息,大人不需急躁。” 那名中年男子正是太子洗马、山东行台尚书左仆射魏征。他之所以这么焦急是因为右仆射于十几天前王小胡不见了。 听了文吏的话魏征稍微放了点心,转头望着雪花飘飘的窗外,不由得低声叹了一口气:“王小胡呀王小胡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魏征再也沉不住气,他霍地转过身来对那文吏说道:“王大人,把所有人都派出去!上元节前一定要找到王小胡!” 就在文吏正要答应的时候,忽然有个卫兵进来道:“魏大人,有人带了一封书信来,说是王小胡王大人给您的!” 魏征大喜,忙接过书信匆匆看了一遍道:“来人呢?” “还等在外面。”卫兵答。 “传他进来!”魏征道。 很快卫兵带着一个衣着破烂的年轻人进来。 那个年轻人走到魏征面前躬身行礼,道:“见过魏大人!” 魏征看了看身边的卫兵和文吏:“你们先出去!” 魏征走到团凳那去坐下道:“王大人现在在那?” 年轻人躬身道:“王将军现在在风影山,他一切安好请魏大人放心。” 魏征冷笑一声道:“你回去告诉刘十一,他的要求我全部答应,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先放王小胡回来。” 年轻人低头将胸前裸露出来的棉花塞回到衣服里去:“刘爷说了,必须先给粮食我们才放人。魏大人不用担心王将军和我们刘爷交情好的很,只要您给了粮食刘爷一定会放人的。” 刘十一是刘黑闼的幼弟,刘黑闼败亡后王小胡远遁突厥,刘十一则带着百十人逃上了风影山为盗。今年天下大旱,山东更是饥民遍野盗贼四起刘十一的势力急剧膨胀,现在以风影山为中心已经占据附近三个郡县的十几个山头,手下也发展到两千余。 魏征和王小胡到饶阳以后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剿匪。几个月以来匪患已经基本平定,唯一不肯投降又无法迅速剿灭的就是刘十一了。 王、魏二人多次商议也没拿出什么有效的意见来。十几天前王小胡瞒着魏征单人匹马去了风影山,想要劝降刘十一。却不想反而被刘十一扣了下来用以要挟魏征换粮食。 魏征笑了笑道:“也好,你回去告诉刘十一,给我三天时间调集粮草,三天以后你们在派人来吧!” 年轻人拱手道:“谢魏大人,刘爷早说了您一定会答应的,所以叫小的不用回去,等粮草备齐以后小的在回去禀告就行了!” 魏征迟疑了一下道:“好,从现在开始你就做我的亲随吧!” 他也知道刘十一让这个年轻人留在自己身边是为了监视自己到底是调集粮草呢?还是调兵遣将。既然想知道就索性让你知道的彻底些吧! 三天后的傍晚此时的天际还残留着一抹微红,风影山上王小胡和刘十一等盗贼首脑们一边欣赏漫天大雪一边饮酒聊天。 雪不是在下,大片大片的雪花分明是在舞,是在飘,是在由下往上旋,那雪带着细小的绒毛,一弯一挺地舒展着腰身,舞着旋着,旋着舞着,眼瞅着就旋在了一起,拥在了一起,组成一个个浑圆晶莹的大雪团,直上直下地砸下来,你期待的那乒一声、咚一声还没有听到,雪团就哑然地分裂了,破碎了,带着一种快感的余韵,软软地卧在那无尽的沃野之上。 “棉团雪,棉团雪!”一个盗贼头领兴奋地叫起来。 “什么是棉团雪?”一个抱着酒坛伺候的少年小声问。 “棉团雪就是一团一团地抱着往下落的雪,下棉团雪,天不能太冷,太冷,雪抱不到一起去,也不能太热,太热,还没下到地上,就泥了,就软了,也舞扯不到一块去,还不能有风,一丝风也不能有,更重要的是,那雪花得大,得厚实,三片五片就能抱成个团。这种雪是很少见的,听老辈人说看见棉团雪的人都会走运,咱们以后有福了。”那个盗贼头领高兴地说道。 王小胡抬头看了看天道:“看这雪的样子,只怕是满天下都在下,满天下都走运,也就算不上什么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