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一百二十七章 功亏一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功亏一篑 (第2/2页)

 武德皇帝轻轻舒了一口气,说道:“这三道诏敕,即刻发出。然后再来见朕,朕还有几道诏敕要发。”

    封伦愕然抬头,正碰上武德皇帝那冷漠得不带丝毫感**彩的目光,他急忙垂下头来应道:“恭聆陛下敕谕”

    冷冷注视着封伦脚步踉跄地步出大殿,皇帝眼中的寒意愈浓,森然对随侍一旁的黄门开口道:“传朕口敕,召北衙禁军左屯卫将军张士贵即刻进宫见驾

    张士贵从两仪殿见完驾出来,打发副将回北衙准备自己却出了承天门便翻身上马,沿着天街一路打马飞奔,直出皇城回府而去。

    张士贵,本名忽,自幼学武,颇有臂力,箭无虚发,隋末在虢州聚众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按照李渊的旨意,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大业十三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李渊称帝以后封他为光禄大夫,北衙禁军左屯卫将军。

    张士贵胆识过人,打起仗来勇猛无比,但他有一个弱点就是功成名就以后非常迷信。每有大事发生他总要找人占卜,为此他的府上养着十几名术士。他现在急匆匆地回府就是找他最相信的术士李淳风去问凶吉。

    李淳风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精通天文、地理、道学、阴阳学。是大唐王朝与袁天罡齐名的相术家,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刘文静和李世民的好友。

    正在张士贵的书房里正自捧卷对茗李淳风的被慌慌张张闯进来的张士贵吓了一跳,愕然道:“张公何故如此慌张?”

    张士贵挥手摒退了侍女,端起桌子上的茶碗咕咚咕咚灌了个痛快,放下茶碗,用袖子抹着嘴喘息着道:“先生,出大事了,适才皇上召我两仪殿见驾,传了一道口敕,命我起北衙禁军三千人包围西府,严密监视警戒秦王动向”

    李淳风闻言颜色大变,追问道:“是口敕?有废黜秦王的明诏么?”

    张士贵摇了摇头道:“没有”

    李淳风双眉紧锁,放下书本负手站起,却并未走动,在原地站了约一盏茶工夫,一句话没说。

    张士贵有些着急:“先生,你我这差事是凶还是吉?”

    李淳风缓缓坐入椅中,淡然说道:“张公且暂勿惊惧,你奉皇命办差,陛下既有口敕,你照办就是了。只一条千万切记,你率兵围西府,诸人尽可阻其出入,不妨事的;不过秦王若要离府,你务必网开一面不要阻拦,这一点至关重要,张公若想日后免去杀身之祸,千万谨记”

    张士贵脸都吓白了,连忙:“先生,我看不住秦王就是玩忽职守,说重一点这是也欺君呀,皇上若是较起真来,还是要掉脑袋的呀”

    李淳风摇了摇头道:“张公,天子家事,不能以常规度之。秦王失势,就在眼前,但说出大天来,他也仍然是当今皇帝的亲生骨rou。他若要离府,你强行拦阻,双方难免刀剑相向。且不提秦王府内精兵如雨猛将如云,真正动起手来张公恐有性命之虞。即使张公能够侥幸占得上风,万一军中失手伤了秦王,皇上暂时可能会嘉奖张公忠勇,但父亲心痛儿子乃是天理,转过身来难免对张公滋生怨念,早晚掀将出来,张公恐怕就危险了。汉孝武帝一代雄主,生平极少顾念亲情,戾太子一案仍教他痛彻心肺,一相一将就此种祸,汉武帝这出了名的无情之主尚且如此,何况当今陛下向来顾念亲情回护儿孙,日后反过头来,恐怕张公就里外不是人了。”

    张士贵苦着脸道:“可是若是秦王就此遁去,我项上人头岂不是即刻就会搬家?”

    李淳风笑了笑:“秦王若是真的连夜逃离长安,皇上或许会有些许不悦,或许会贬一贬张公的官职也未可知。不过只要张公言辞恳切将不欲伤残天家骨rou的居心据实禀上,淳风担保张公性命无忧。张公身居要职,掌管禁军兵权,这本来就是个要命的差事,如今事机紧急,只能两害相衡取其轻了”

    张士贵踌躇左右,双眉紧锁,一语不发。

    李淳风笑道:“张公待我以士,我必不误张公”

    张士贵脸上一红,讪讪笑道:“先生勿怪,不是我不相信先生,事体太大,不容常某不掂量仔细。我听先生的就是。”

    说罢,他回转身大步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