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一百七十章 斗酒千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斗酒千文 (第1/2页)

    风和日丽,天高云淡。长安城中虽然刚刚经过一场战乱,城中居民也不如往昔一样敢出门闲逛,却还是熙熙攘攘,显得异常热闹。

    尤其是东、西二市,关闭了几日的店铺、货栈,勾栏瓦舍,秦馆楚楼,纷纷开门迎客。

    客人几乎全是军卒。李世民为了酬赏众将士玄武门之变功劳,差不多把皇宫大内的铜钱银两都花光了。这些铜钱银两又如流水一样流进东、西二市的老板腰中。

    特别是闻听突厥大军即将到来,马上就又要有一场大战,军卒们花起铜钱银两来更是大方无比。

    征战难免有人横死沙场,花天酒地一番后,就算是死了,也不算枉活一世。

    若未战死,自然又可得到赏银,还愁下次不能花天酒地吗

    李远达和秦行师穿着郎将服色,带着十余个军卒,慢步行走在西市上。

    西市多胡商,无数身穿奇装异服,碧眼卷发的胡人或蹲在堆满胡帽、胡服、胡刀、胡茄的芦席之后,或站在悬满绸带,五彩缤纷的店铺之内,cao着熟练的汉话,招呼军爷们挑选各种商品和进至店铺中品尝胡酒、胡果、胡饼并观赏胡歌胡舞。

    本地商人贩卖的则大多是丝绢、陶器、瓷器、南北干果、药材等物品。

    有些店铺造得雕梁画栋,门窗都悬挂着珠帘,极其豪华。里面的货物也令人眼花缭乱,摆满香料、玛瑙、玉器、金杯银盏、上品织锦,尽是名贵珍品。

    李、秦二人走了大半个时辰,竟也没能把西市走穿。

    “你我兄弟在长安也待了两年多了,说实话还真没有机会好好逛逛这东西二市。”李远达笑着说。

    “热闹倒是挺热闹,可惜这里的东西没有我们能用的着的。”秦行师摸着腰中的银子答道。

    “是啊!买些什么呢这胡帽、胡服我们穿不着,丝绢、瓷器我们又用不上。”李远达愁地说着。

    秦行师点了点头道:“谁叫咱们没老婆呢!等这次打退了突厥,擒住了李承明以后咱们一定得讨个妻子,生几个儿女。”

    “没错,那是一定的。”李远达道。

    “唉,好不容易出来逛逛,不花些银子,这心里还真难受。”秦行师看见前面有个胡人开的酒楼,连忙撇开话题道。

    李远达笑了笑道:“你是想到这胡人酒楼里见识见识吧!你们呢,想不想?”

    “当然想了!”十几个军卒齐声道。

    李、秦二人一起发笑,带着军卒们踏进了酒楼。酒楼老板热情地迎上前,按惯例把军卒们留在楼下大堂里,而把李远达和秦行师两位将爷请到了楼上。

    楼上宽敞明亮,被绘满花鸟的画屏隔成了许多单间。两人看见那些单间中坐着的人大都是军官。喧闹嘻戏声中夹杂着琵琶箫笛之声以及娇啼浪语。

    两人选择了一处靠窗的单间,盘腿坐在席上。

    店伙忙不迭地送上鲜红的胡酒,烤得焦黄的胡饼,还有绿油油脆生生的胡瓜。

    “我们不惯胡食,随便切两盘熟rou来吧。”秦行师道。

    店伙依言端来了两盘牛rou,身后又跟着两个手拿琵琶的胡装女子。

    “两位将爷,不知想听什么曲子”其中一个女子问道。

    他们都没经过这种场面,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还是秦行师说道:“我们也不懂什么曲子,你们随便唱一个吧。”

    “是啊,随便唱,随便唱。”李远达说着,从腰里摸出一锭银子,丢到那胡装女子手里。

    “嗯,这胡酒红红的怪好看,甜酸甜酸的味道也不错,不知是什么做的。”秦行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说道。

    “将爷,这胡酒乃是西域葡萄酿成的,一斗要卖十千文呢。”那胡装女子见还没开唱,就得到了赏银,心里高兴,忙讨好地说着。

    另一个胡装女子也急欲得到赏银,横抱琵琶,叮叮咚咚地弹了起来。

    李远达和秦行师不再说话,各端酒杯,边喝边听。

    未弹琵琶的胡装女子清了清嗓子,柔声唱了起来: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飞鸿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

    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秦二人只觉歌声婉转娇媚,若冬日的太阳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