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门惨案 (第1/2页)
洺州,这座周回不足二十里的小城,虽然是曾经是窦建德和刘黑闼的都城,但却并没有帝都巍峨的气象。只因为那时,天下大乱民力凋敝,顾不得增广城池?皇城不可谓无,但算来算去,不过是在原来刺史衙门的基础上向四外稍作扩展,建了一些新的衙署而已。按当时的风俗,城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开三门,现如今依旧是所谓“都城十二门”。 洺州城内,原来的朝堂西侧,简陋的政事堂里,王小胡正在集合属下,与王虎臣、王利涉和阿史那萧骨等人开庆功会。 正在言语间,一名军卒进来道:“王将军,赵杰将军回来了,还带回一个文士来。” 王小胡听罢,急忙宣赵杰来到堂中。上堂时,徐圆普跟在赵杰的身后,两人双双行礼。王小胡笑着道:“赵兄弟大难不死,真是可喜可贺!” 赵杰先简单说了几句自己遇救的经过,随后将徐圆普介绍给了众人。不知道为什么,王小胡对这个徐圆普并没什么好感,只是稍微客气了一下便命人带他下去休息了。 “王参军,你以前在庐江王麾下时,是否与徐圆普相熟?”徐圆普下去以后王小胡对着王利涉问道。 “见过几次,不是太熟。王兄怀疑他”王利涉道。 王小胡摇头道:“那到不是,只是他的名字让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是谁?”赵杰问。 “徐圆郎。” “当年和汉东公一起起事的徐圆郎?”王虎臣问。 王小胡点头道:“不错,徐圆郎生性jianian猾。当年汉东公兵败身亡以后,徐圆郎便单人独骑,弃城逃走,从此下落不明。如果他真是徐圆郎的兄弟的话就麻烦了。” 赵杰道:“就算他是徐圆郎的兄弟又怎么样?他又不是徐圆郎。” 王小胡摇头道:“我们迟早要和燕王合兵一处,燕王性格刚烈,有仇必报。最见不得使阴谋诡计的小人。徐圆郎当年曾用诈降之计,大胜燕王的幽州军。据说此计便是他的兄弟所献。如果真是他的话燕王一定会杀了他为幽州部下报仇的。到时候我楚王必定会左右为难,与其如此,到不如不用带他去见楚王。” 众人均沉默不语。 这时候一名斥候来报说:河东军并没有退走,而是在在洺州西北方。一个叫狗脊河的地方安营扎寨,人数大约有七万余,看样子很快就会来取洺州了。 王小胡笑了笑道:“看来是李世绩亲自赶来了,此人与夏王和汉东公数次交手,无一次不是大败亏输。这次肯定是想拿我们来一洗前耻,各位兄弟可有什么好想法?” “李世绩虽然号称名将,但他在我们山东豪杰手里,那一次不是败的灰头土脸。狗脊河距离洺州不过五十余里,李世绩敢在那里安营扎寨,一定是欺我们人少。我们不如请萧骨兄出兵相助,今夜突击李世绩的大寨。”王虎臣道。 王小胡摇了摇头道:“你也说了李世绩是名将,他这个名将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他既然已经知道我们有突厥人助战,怎么还敢在狗脊河安营扎寨?” 说完又道:“那就是他在等着我们去偷袭。” “那怎么办?难倒我们就困守洺州吗?”赵杰问。 “洺州是要守,但不是困守。我们留一万人在城内,其他的全部出城,分为十队。每队四千人,四处出击,处处袭扰,搅乱李世绩的后勤补给,不要让他安心攻城。突厥大军马上就南下了,时间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有利。”王小胡道。 “可是楚王那里呢?他现在困守潼关,一定在盼望我们迅速赶去呢?”王虎臣说。 王小胡笑道:“今天晚上萧骨兄就会带他手下的精锐骑卒赶往关中声援楚王,由你带三千人前面开路。” 他说完又道:“放心,我已经派人和梁洛仁联系过了,他也正率一队骑卒,绕过坚城,往关中赶呢!” “李世绩被我们缠在河北,温大雅被楚王挡在潼关之东,李孝常又封了入蜀之路。李世民现在困守关中,而关内道太子殿下已经经营了九年之久。各州县官员大多心向太子。看来我们大事可成了。等楚王入主长安,登基为帝以后,大哥你就是狂澜于即倒的名臣了。”王虎臣高兴地说。 王小胡摇头道:“事情远没你想的那样乐观,太子齐王一起陨命。楚王年幼,难以服众,且心坏叵测之徒甚众。我听说赵弘智已经投靠李世民,而且持节游说关内道各刺史,已见成效。李世民又下令,凡六月四日以前,党附太子齐王的人一概赦免,原职录用。众人在纵横天下十余年不败的李世民,和年方弱冠的楚王之间选择,恐怕除了太子齐王的死忠心腹之外,大多会到向李世民。” 阿史那萧骨高声道:“王兄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