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金平府遇妖 (第2/2页)
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此时正是金吾不禁,乱烘烘的无数人烟,有那跳舞的,躧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那慈云寺僧人引着玄奘一行来到了金灯桥上,玄奘一行五人近前看处,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上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细金丝儿编成;内托着琉璃薄片,其光幌月,其油喷香。 玄奘见之,十分好奇,回首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老师不知,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
悟空笑问道:“这许多油,三夜何以就点得尽?”众僧道:“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卵粗细,只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悟能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点头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正说话间,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脚道:“老师父,回去罢,风来了。是佛爷降祥,到此看灯也。”玄奘不解道:“怎见得是佛来看灯?”众僧道:“年年如此,不上三更就有风来,知道是诸佛降祥,所以人皆回避。”玄奘喜道:“我弟子原是思佛念佛拜佛的人,今逢佳景,果有诸佛降临,就此拜拜,多少是好。”众僧苦劝不得,只得各自去了,只留玄奘一行在桥上。 不多时,果然有三个佛陀菩萨现身,直奔桥来。玄奘抬头看见,大喜,赶忙抢上前去,俯身拜倒,就要行大礼。悟空这就落在了玄奘身后数丈处,忽然大惊,高喊道:“师傅,小心啊!那不是佛祖菩萨,那是三个妖孽啊!”玄奘猛然闻听此言,这么多年养成的对悟空的信任,令他站起身,转身就跑。悟空话音未落,一阵阴风吹过,玄奘登时不见了身影,连带着,三大缸酥合香油也都不见了。 悟能和悟净看见师傅不见了,连忙高喊,悟空叫道:“兄弟!不须在此叫唤,师父乐极生悲,已被妖精摄去了!”那几个和尚害怕道:“爷爷,怎见得是妖精摄去?” 悟空冷笑道:“原来你这伙凡人,累年不识,故被妖邪惑了,只说是真佛降祥,受此灯供。刚才风到处现佛身者,就是三个妖精。我师父亦不能识,上桥顶就拜,却被他侮暗灯光,将器皿盛了油,连我师父都摄去。我略走迟了些儿,所以他三个化风而遁。”悟净问道:“师兄,这般却如之何?”悟空摆手道:“不必迟疑。你两个同众回寺,看守马匹行李,等老孙趁此风追赶去也。”说罢,架起云头,直追上去。 悟空驾云起在半空,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赶至天晓,倐尔风息,见有一座大山,十分险峻,着实嵯峨。好山:重重丘壑,曲曲源泉。藤萝悬削壁,松柏挺虚岩。鹤鸣晨雾里,雁唳晓云间。峨峨矗矗峰排戟,突突磷磷石砌磐。顶巅高万仞,峻岭迭千湾。野花佳木知春发,杜宇黄莺应景妍。能巍奕,实巉岩,古怪崎岖险又艰。停玩多时人不语,只听虎豹有声鼾。香獐白鹿随来往,玉兔青狼去复还。深涧水流千万里,回湍激石响潺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