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布金禅寺 (第2/2页)
,引着过了回廊香积,径入方丈。相见礼毕,分宾主坐定,悟空四人,亦垂手坐了。 方丈中用过了斋饭,玄奘问起布金禅寺名字来由。那住持答道:“这寺原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又名祇园。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布地,又易今名。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荒山原是长者之祇园,因此遂名给孤布金寺,寺后边还有祇园基址。近年间,若遇时雨滂沱,还淋出金银珠儿,有造化的,每每拾着。”玄奘闻听,不胜欢喜道:“话不虚传果是真!此乃我佛圣地啊!” 一番感慨之后,玄奘又问道:“才进宝山,见门下两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为何在此歇宿?”住持道:“我这山唤做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因天气循环,不知怎的,生几个蜈蚣精,常在路下伤人。虽不至于伤命,其实人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名唤鸡鸣关,但到鸡鸣之时,才敢过去。那些客人因到晚了,惟恐不便,权借荒山一宿,等鸡鸣后便行。”玄奘点头道:“我们也等鸡鸣后去罢。”那住持又请用茶。 待到晚间,玄奘与悟空在寺中闲逛,玄奘道:“悟空,靖轩先生所言,只怕就是此处了。他说我见寺便知,指的定是这布金寺。”“话虽如此,只是我们人生地不熟,也不好直言相问,却是如何是好?”悟空在旁道,玄奘也是为难,只得道:“静观其变吧,若何该那公主脱困,自然有救。”悟空闻言,也点了点头,陪着玄奘在寺中观赏。
师徒二人正行走间,忽然有一个小和尚赶上来道:“我们老师爷要见见中华人物。”玄奘闻言,急转身,见一个老和尚,手持竹杖,向前作礼道:“此位就是中华来的师父?”玄奘连忙答礼道:“不敢。”那老僧看玄奘样貌,称赞不已,问:“老师高寿?”玄奘谦和道:“虚度四十五年矣,敢问老院主尊寿?” 老僧笑道:“比老师痴长一花甲也。”悟空掐指一算,笑道:“今年是一百零五岁了,可称人瑞了!老长老,你看我有多少年纪?”老僧看了看,笑道:“小长老貌古神清,况月夜眼花,急看不出来。”悟空闻言,哈哈大笑,直道老僧滑头,被玄奘一番训斥。 与那老僧叙了一会,又向后廊看看。玄奘问道:“才说给孤园基址,果在何处?”老僧道:“后门外就是。”吩咐小和尚开门,但见是一块空地,还有些碎石迭的墙脚。玄奘合掌叹曰:“忆昔檀那须达多,曾将金宝济贫疴。祇园千古留名在,长者何方伴觉罗?”这一番怀旧,玄奘在园中走动,忽听一阵哭泣之声。 玄奘闻听哭声,心中一动,静心细听,哭的是爷娘不知苦痛之言。玄奘心中已然肯定了,回首问众僧道:“是甚人在何处悲切?”老僧见问,即命众僧先回去煎茶,见无人方才对玄奘师徒下拜。慌得玄奘连忙搀起道:“老院主,为何行此礼?” 老僧叹道:“弟子年岁百余,略通人事。每于禅静之间,也曾见过几番景象。长老师徒神异,弟子聊知一二,与他人不同。若言悲切之事,非这位小长老,明辨不得。”悟空笑道:“你且说是甚事?” 老僧道:“旧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时,忽闻一阵风响,就有悲怨之声。弟子下榻,到祇园基上看处,乃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我问他:‘你是谁家女子?为甚到于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的。’我将他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是个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伤他性命。每日与他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今幸长老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 玄奘与悟空听罢,相视一笑,悟空道:“老长老,休要担心。此事我已知晓,明日待我们走后,你将公主请出来,沐浴更衣。我们随行的那位女施主留下与公主作伴,在寺中等候我们消息。不出旬日,便叫公主还朝。”那老僧闻言,感恩不尽。(我的小说《人道浩然》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