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漫卷千军第一百七十七章国丧 (第2/2页)
色的望向张弃。 张弃微微一笑道:“不必为难,刚才在朝堂之上不是说了吗,可以用我大燕的战马和南方作上些生意,换取些粮食等物,比起和革兰人作的生意来,利益也不会差了,再说我大燕以农为本,商贸之事虽是必不可缺,但也不必看的过重,伊兰战事顺利,过不了多少时候,作为我大燕的番属,伊兰将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粮仓钱库,此时的损失却是值得的,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去也可以再思虑的周详一些,实在不行,吴去现下虽然公务繁忙,但此事也可以去请教一下他,他对革兰情势应该比别人都是清楚,到时候给我上个折子就是了。” 四月间,好消息和坏消息接踵而来,好消息就是大燕皇后娘娘终于有喜了,虽是不知是男是女,但这却是让一些大燕的臣子们放下了一件心事,皇帝多有子嗣这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一时之间大燕到是着实热闹了几天,但坏消息接着就来了,自张弃起兵就跟随在他身边的大将军蓝远山病逝于顺州白鹿原,蓝远山此人虽然没有什么赫赫功勋,但却是从龙的老臣子,在大燕军中的威望出了张弃自己不作第二人想,和智侯吴去两人一文一武乃是张弃的左膀右臂一般,此人病逝的消息一经传来,大燕上下举国振动,这是大燕逝世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丧礼之隆重可想而知,随即,大燕朝廷颁下旨意,大燕举国戴孝三日,当大将军蓝远山的灵柩在一身缟素的两千骑军和三千步军的护卫之下回到天安的时候,皇帝张弃带同大燕文武群臣亲迎灵柩于天安城外,更亲自扶棺进入天安城内,此时的天安城中,家家户户门楣之上挂上了白色招魂帆,百姓皆是一身素服,一时之间,大燕都城好像成为了一片白色的海洋,声势之大几乎可以和张弃归来之时相比。 最后,蓝远山灵柩被葬与天安南郊战士陵墓之中,皇帝张弃亲致悼词,追封大将军蓝远山护国公,德妃娘娘林玲守墓为其守墓七日,戴孝一年。 燕皇张弃更是颁下意旨,在还未完工的镇魂碑上率先刻下大燕护国公蓝远山之名,并诏命镇魂殿完工之日,在大殿第二层供奉蓝远山灵牌,一时之间,大将军蓝远山可以说是极尽死后之哀荣。 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因大将军蓝远山可以说是间接死于刺客之手,这刺客又与大宋朝廷和诸侯脱不了干系,南征之议在大燕朝堂内外再次甚嚣尘上,为此,大燕皇帝张弃明诏天下,大燕再不为大宋属国,断绝与大宋朝廷的一切往来,这样一来,才略微安抚住了大燕浮动的人心。
大燕二年五月间,大燕断绝了和革兰帝国各部族的边境贸易,并将滞留大燕的各部族使者驱赶出了大燕境内,同时,草原之上谣言四起,都言大燕皇帝张弃预备御驾亲征革兰草原,一时之间,革兰草原人心惶惶,各部震恐,大乱一触即发。 大燕二年七月,征伐伊兰的十万将士被新军轮替回大燕国内,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大将军王幕在三月间大破伊兰提督提米雅尔十万大军,占据曼丹行省,兵锋直指提克行省,提克行省总督现下为纳塞尔家族族长艾布,提克行省位于密河平原边缘,除去区罗斯城之外几乎无险可守,拿下提克行省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伊兰大捷,十万大燕精锐归国,随军带回的还有在伊兰征战其间所得财物,以及伊兰皇室赠送的财货,足足有数千辆马车之多,虽然大燕新逢国丧,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燕境内还是一片欢腾。 至此之时,大燕虽然身边强敌未去,但大燕之崛起在这块大陆之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大燕南北,不管是大宋诸侯,还是草原部族,这时将目光都对准了大燕,不管是心怀恐惧,还是全神戒备,都是等着看这位大燕雄才大略的君主接下来的动作。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大燕铁骑的滚滚洪流,还是大燕难得伸出的友谊之手,生在这个有燕皇这样人物存在的时代是幸或是不幸,大燕南北的英雄豪杰们都在暗自打着自己的算盘,经过了一年多的风云变换,大陆之上终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