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三国之赵氏风云_第五十七章 为政三策任君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为政三策任君评 (第2/2页)

两人一起饮毕。黎山呵呵笑道:“赵大人初到交趾,未至治所就职,却甘冒奇险来这黄连山中闯巫坛三关,想必另有深意。我等皆是山野蛮夷,不懂你汉家那些弯弯绕,你有什么要求便尽管说出来吧。你闯三关的表现,我们这些老头子都看在眼里,对你的为人倒还认可。所以,只要你的要求不太过分,我们都可以答应。”

    赵雷脸上的笑容一僵,半晌后方拱手叹服道:“大主祭虽不出门,却能知天下事,在下佩服!”

    黎山橘皮般满是皱纹的老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倒不是我老头子耳目灵通,实是大人自入交州之后行事过于招摇。你这一路行来,死在你剑下的蟊贼怕不有数百之众!若过了这么久还不能查明你的身份,我们这般老家伙岂非当真该入土了?”

    赵雷苦笑无语。

    黎山又道:“大人还未回答我的问题?”

    赵雷向四周的老人们团团拱手,正色道:“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下既蒙朝廷授任交趾太守之职,便有责任结束交趾目下的糜烂现状,令这一方土地恢复清平,百姓得享安宁。然赵雷年幼德薄,自知难以荷此重任。诸位祭司都各部落德高望重的耆老,一言九鼎,因此不揣冒昧前来,实欲诚邀诸位祭司共襄盛举!”

    一个面色阴晦的老者将手中酒杯重重一顿,冷笑一声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往年前来交趾的汉家官员哪一个不是信誓旦旦,但又有哪一个不是一上任便大肆搜刮地皮,吃得脑满肠肥后拍拍屁股走人,却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丢给交趾郡的父老!赵大人若只有这些漂亮话,便无需再开口了。”

    “万言不如一行,在下亦知近年来不少汉家不肖官员的行为使诸位大为失望,当然不会奢望只凭空言说动各位。”赵雷诚恳地道,“在下来交趾之前苦思良久,初步构思出三条施政之策,还请诸位长者一同参详,看是否可行。”

    黎山道:“愿闻其详。”

    赵雷当即将来时与手下几个谋士反复商议后定下的这三条施政之策一一道来:“其一,兼爱众,汉夷同。今交趾郡内,汉人与蛮族矛盾尖锐,双方互相仇视,私相械斗之事屡禁不止。究其缘由,皆因为官者不能秉持公心。若在下执政,当对汉夷两族兼爱如一。若有争执或利益纠葛,则只查情由而不看种族出身。其二,废苛赋,励垦荒。以前各任太守为敛财而强加于百姓头上的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废除。目前交趾郡内仍是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大量的土地仍未得到开发。在下将颁布法令,鼓励百姓开垦荒田。若有需要,官府可借贷粮种给百姓。凡所开荒田,三年之内除分批偿还官府借贷的种子外,不需缴纳任何赋税,满三年后才按三十税一的比例交税。其三,兴文教,启愚蒙。在下计划于交趾郡内广开蒙学书塾,凡郡内适龄儿童,不分蛮汉均可入书塾接受为期三年的免费教育。”

    黎山等人皆是年老成精之辈,听了赵雷说的三条施政之策,转念间便体会到其中的妙处,纷纷离座将他围住问道:“赵大人此言可作数?”

    赵雷举手指天道:“在下愿指天立誓!”

    黎山道:“立誓却是不必,大人请随我来。”说罢转身往外走,我不明所以,跟在他的身后从石屋中出来。

    黎山绕至石屋右侧,在一块黑黝黝一人多高的巨石前站定。他举起手中用一段枯枝制成的粗陋手杖,向着那巨石用力劈下。那一截枯枝在他手中比什么神兵利器都要锋利,一劈之下,如破朽木般将那巨石劈作一大一小的两块。那较小的一块轰然倒塌,较大的一块仍自伫立原地,两块石头断裂的截面均是平整光滑如镜。

    “我等虽是山野蛮人,却也听说过大人的书法成就已可开宗立派。”黎山直着那巨石道,“若大人有心,还请在这上留下墨宝!”

    赵雷这才明白这老人的用意,感情人家被以前的数任太守骗得苦了,竟是要他立字为证才肯相信。他苦笑道:“大主祭想得如此周到,在下自当从命。”说罢从袖中取出勾魂判官笔走到石前,笔走龙蛇,石屑飞飞。须臾之间,已将“兼爱众,汉夷同;废苛赋,励垦荒;兴文教,启愚蒙”十八个入石三分的斗大字体书于石上。

    写完后,众祭司对赵雷的态度立时不同,尤其是几个始终冷着脸似是苦大仇深的老人终于挤出一丝笑容。他们纷纷拍胸保证,等春祭结束后,立即赶回本部族,请本族首领约束好族人不再生乱,使交趾尽快恢复安宁。

    正在说话,忽见依娥匆匆地从外面跑来,她面色焦虑地像黎山禀报道:“定安县的麻常领了大批战士堵住了谷口,口口声声要大主祭交出杀害他儿子麻鹰的凶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