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三国之赵氏风云_第一〇二章 暗涌潜流动四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〇二章 暗涌潜流动四方 (第2/2页)

击之术,人数虽只五百,却可当千军万马。这支精锐一直被张让与赵忠两人把持在手中,蹇硕若想在来日的嗣位之争中战胜何进,却是必须得到两人的支持。

    *********************

    “蓬!”一方珍贵的白玉镇纸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砸的粉碎。

    大将军何进在自己的书房中暴跳如雷,大声喝骂道:“好一个赵宇霆,竟敢率兵来助董侯那竖子与我作对!”

    跪坐在何进下首的一个中年文士摇头叹道:“当真是知人知面难知心,赵宇霆当代名士,谁知竟会与蹇硕这jianian宦为伍。听闻此人定东莱、战九江、平交州、扫黄巾,可称武勇盖世。若他一意襄助董侯,恐比那蹇硕更难应付!”

    此人姓张名津,字子云,南阳人氏。本为袁绍门客,后竟袁绍推荐成为何进幕僚。张津曾向何进进言,说张让等十常侍窃取大权,为祸天下,身为大将军,当整顿天下,为国除患。何进欲从其言,又恐势单力薄,不是宦官敌手。张津又献计道:“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海内名士归心,其门下有双杰:中军校尉袁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效命;虎贲中郎将袁术亦尚气侠。若能得此两人相助,则大事可成。”何进大喜,于是厚遇袁绍与袁术两人。又经此二人引荐,得到当时名士逄纪、何颙等人投效,羽翼渐丰。何进因此而分外器重张津,隐隐然将其作为自己麾下第一智囊。

    此刻听张津如此说,不由得何进不重视,他紧皱眉头道:“依子云之见,我们该如何对付那赵宇霆?”

    张津目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异芒,沉声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此刻是生死关头,任何疏忽都可能使大将军大事功亏一篑,必须当机立断!”

    何进身躯一震:“子云之意……”

    张津面冷如冰,右掌向下狠狠一斩道:“杀!”

    何进霍的起身,在室内来回走了几遭,有些犹豫地问道:“若能提前除掉此祸患自是最好。但听说赵宇霆武功极高,只恐刺虎不成,反受其害。”

    张津似是早有计划,有条不紊地道:“据属下所知,袁本初与赵宇霆早年交厚,大将军不妨令本初以叙旧为名邀赵宇霆赴宴,却在宴上暗布五百刀斧手,于席间暴起杀之。料想赵宇霆武功再高,也是寡不敌众!”

    “大将军不可!”何进尚未回应,却听到窗外有一人厉喝,随即推门闯了进来。何进本来大怒,但看到来人,面色却又缓和下来。从门外闯进的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者,须发花白,满面正气,正是原豫州刺史王允。

    当年王允遭张让陷害入狱,被赵雷联结朝中多位重臣联名保奏,才得赦免死罪。他虽深恨宦官,却因力量有限,为免遭宦官再施毒手,只得改名换姓,离开洛阳,携家眷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随着天子病势日渐沉重,十常侍逐渐失去对朝廷的控制权。而大将军何进则大肆拉拢世家豪族,势力急剧膨胀。王允忠直刚正之名天下皆知,名士清流无不敬仰,自然亦在何进招揽之列。王允感念当年何进亦出力保奏自己,便应其征辟担任了从事中郎一职。

    对于王允这等老资格的名士,何进却也不敢摆大将军的架子,急忙上前几步相迎。王允面色不善,与何进见礼后落座,双目圆睁瞪着张津道:“张子云,老夫素来以为你乃大将军良佐,今日却为何蛊惑大将军行此不仁不智之事!”

    张津脸上微微变色,拱手道:“我一心为大将军筹谋,子师公何出此言?”

    王允斥道:“赵宇霆国家功臣,天子许之为社稷之臣,破格委以州牧众人,若以狡计杀之,岂非不仁?今蹇硕借天子之名调赵宇霆入京,分明是驱虎吞狼之计,若大将军与赵宇霆相斗,则正中蹇硕下怀,岂非不智?”

    张津辩道:“不管赵宇霆原来如何,他带兵入京总是事实。若等到他先行出手,只恐我等皆无葬身之地!”

    王允摇头道:“此言差矣!据老夫所知,赵宇霆此次入京,所带人马不过数千,随行的更有三位女眷。此分明是向大将军表明其来京不过是迫于诏命,绝无襄助蹇硕为虎作伥之意。”

    何进闻言大喜,追问道:“子师公此言当真?”

    王允拱手道:“今夜老夫将设家宴邀请赵宇霆,在席间会亲自问其此来以图。依老夫之见,到时他反成为我方臂助也未可知!”

    张津在一旁阴恻恻地问道:“若事情不若子师公所料,赵宇霆当真要与蹇硕同流合污,子师公将何以待之?”

    王允霍然起身,决然道:“我有挚友王越,剑术通神,天下无双。若赵宇霆当真欲助蹇硕,我当请王越出手诛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