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风华正茂 (第1/2页)
PS:周一,请大家投下推荐,很重要的! ··············· 萧逸陪着柴哲威缓步上山,两人都对彼此大感兴趣,正准备好生攀谈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喊声。 “等等,等等。” 前方的一群人距离很远,其实即使听见也只会视而不见,唯有萧逸两人走在最后,闻声同时转过身去。 就见一位五十左右的老人气喘吁吁的小跑上来,身后还跟着十几个男人,山脚下,一具竹轿非常醒目。 令人好笑的,就是这位老人明明乘坐竹轿而来,此刻偏偏故意做出很疲惫的模样,好像跑了几十里地似地异常辛苦,惹得萧逸和柴哲威相视一笑,看来老人忙中出错,连那竹轿都忘记掩藏起来。 “心有所求。”柴哲威轻轻吐出四个字。 “故作姿态。”萧逸笑着应和一句。 “哈哈!” “累死我了,唉,上年纪就是跑不动了。” 毫无察觉的老人喘着粗气,还不忘拍拍前胸,锤锤腿脚,好一阵气喘。 喘息时自然不忘抬头,一眼发现萧逸与众不同的衣着,昏花的老眼一亮,激动的上前深深鞠了一躬,叫道:“柴郎君还请赎罪,老朽乃是本县的里正胡四。” “呃!”萧逸尴尬的笑笑,朝身边一指,笑道:“胡里正认错人了,这位才是柴大郎,我不过是李家村的一位客人。” “什么?”老人吃了一惊,恨恨的瞪了无辜的萧逸一眼,急忙恭恭敬敬的转过头来,又是深深的施了一礼,诚惶诚恐的道:“都怪老朽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大郎见谅。” 这副罕见的奴才相,在唐初时绝对是难得一见,萧逸倒是觉得很熟悉,柴哲威则心中不喜,随意的摆摆手,指着前面说道:“你去那边,那里有柴某的兄长,小心伺候着。” “是,这就过去。” 毕恭毕敬的点头,这位胡里正转过头来,就变的哭丧着脸,明显很失望很受伤,边走心里边琢磨开来,话说世人都知晓驸马柴绍乃是家族中身份最显贵的了,那边的贵人充其量不过是位普通勋贵的儿子,论其身份,和眼前这位可着实差的远了。 心里虽然不大情愿,可毕竟不敢公然违背,这位胡里正绝对是位不折不扣的官迷,为了争夺县里耆老的位子,这些年一直和李家村的里正李通水火不容,此次为何李大牛执意掐断水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想要替父亲出口气。 好笑的看着胡里正‘不依不舍’的慢步上前,柴哲威没好气的摇摇头,叹道:“就是为了躲避沿途的官吏纠缠,我兄弟三人才一路疾驰而来,有些人实在是无孔不入,令人厌烦。” “呵呵,正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柴兄虽然年纪还小,但谁让你是皇亲国戚呢,免不了的。” 非常洒脱的随口玩笑,萧逸自是不把对方当成什么大人物,要是柴哲威的父亲,那位名传千古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柴绍在此,或许萧逸能表示一下敬意。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不停咀嚼着这句大有深意的俗语,柴哲威不禁拍案叫绝,在看着对方神态自若的潇洒风姿,不由得有些心折,爽朗的笑道:“说得好,这官场委实无趣,还是沙场来的痛快。” 含笑朝前方一指,萧逸笑道:“有些人却觉得乐在其中呢。” “哈哈!”两人非常投契的又一次相视大笑。 有说有笑的走到村口,萧逸心中却暗暗嘀咕,和前面的胡里正想的一样,有些纳闷于那英俊少年的身份,不过比起官迷心窍的老人,萧逸一眼看出,那少年才是这一行人真正的主心骨。 果然,柴哲威的速度渐渐加快,显然是不想让前方的一群人久候,萧逸没办法,只得跟着疾走,没想到刚刚进了村口,就被冲过来的胡里正撞到一边。 “大郎,这李家村不过一穷乡僻壤,责令他们放开溪水就可,您还是跟老朽下山去吧,家中已经摆上了酒宴,就准备为您接风洗尘了。” 皱着眉没理会上前献媚的胡里正,柴哲威朝萧逸说道:“来,我为你重新引见下三兄。” 下意识的直接称呼你,明显语气非常亲昵,使得萧逸有些感动,看来这位平阳公主的长子,和他的母亲一样,都是非常爽朗之人,不过是聊得投机,就想着为自己引见真正的贵人。 “他算什么,一百姓尔,不值得二郎如此客气,李家村的里正不在,还是下山去吧?”继续喋喋不休,好不容易遇上天赐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