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心有余悸 (第2/2页)
悠悠哉的念了一首打油诗,身边的卜猴心领神会,急忙朝前卧倒。 “好诗!”清朗的声音响起,那黑衣人神色大变,没等转身看去,就发觉头顶被重物狠狠的敲了一下,手中的弓箭松开,噌的一下,箭簇闪电般从卜猴刚才站立的位置穿过。 场中发生惊变,就见手拄着宝剑的李睿,有气无力的吩咐道:“赶紧滚出来,把他们都给我捆了。” “喏!”十几个人立时从树林内冲出来,手中拎着各式武器。 剩下的两位黑衣人眼都直了,惊恐的看着自己人缓缓倒下,那后面站着的少年,其手中还举着酒坛子,笑嘻嘻的模样实在太可恨了。 “郎君,附近再无刺客了,大伙都搜了个遍。”当先跑来的一个中年人,一脸关切的叫道。 抬头和一脸笑意的萧逸对了正着,李睿心中叹了口气,挥手道:“都捆好,某亲要自审问。” “哈哈,萧郎君,真有你的,老子还以为今夜必死无疑了呢。”大感劫后余生的花子庆,指着扔下武器的黑衣人,不屑的骂道:“还以为是那传说这的死士,竟然也不抹了脖子,自裁已谢恩主,哼。” 驿站旁的客舍中,掌柜赵子虚忙着安排客房,伙计小毛子在大堂中跑前跑后,为客人们端茶送水。 遇到了刺客,心有余悸的众人,自然搬到安全的地方休息,再也不敢在野外停留。 唐朝时讲究一些的建筑,大多用木架使地板与地面隔着一尺高的空间,这自然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初唐时,人们不管是做事还是用饭聊天,几乎都是跪坐,椅子,桌子等胡风还未彻底流行开来,因此房屋要建的远离地面,使地板不至于潮湿或是过凉。
客舍大堂里,吃饭用的位置相应的比过道高上半尺,此刻李睿紧皱眉头跪坐首位,望着跪在对面过道上的三位黑衣人,阴沉着脸,从进来之后就一言不发。 其他五人除了重伤的黄伯修外,全都七扭八歪的坐在身边,大晚上的,也没人如李睿一样习惯了保持贵族仪表,何况受了这么大的惊吓,谁还有心情一丝不苟的保持坐姿? “狗东西,到底谁人派来的?快说!” 重重一敲面前的四方红木雕花矮桌,花子庆恶狠狠的叫道,眼神却和白天化一样,悄悄的偷看心情不好的李睿。 对面一声闷哼,三位被五花大绑的黑衣人,任凭人们百般恐吓,威逼利诱,也一副铁骨铮铮的架势,死咬着牙关不开口。 “呵呵!” 一声淡淡的轻笑,萧逸神采飞扬的饮了口清酒,话说某人原本无耻的打算假死躲敌,可是好死不死的,竟然会引来那最危险的弓箭手,最后顺利敲晕了敌人,也因此有了最好的借口,还顺便把自家渲染的如同活神仙一样,神机妙算! “与我关系不大。” 李睿突然抬头,先是瞅了眼神经兮兮,一直在偷瞧自己的花子庆和白天化,然后才苦笑着转向萧逸,沉声道:“某在京城不过是个浪荡公子,从来不与人结仇,在家族中,也不过是个不受重视的庶出子弟,我想不出沦落到了此地,还会有谁想要加害于我?” “郎君说的不错,我李家子弟兄友弟恭,母慈子孝,从未发生过兄弟相残之事,此事是有些蹊跷。” 站在过道上的中年人缓缓开口,此人乃是河间王府的管事,一直跟随在李睿身边,本身姓李,算是皇族李家十几代下来的旁系子弟,无论身份还是其他,都有资格开口说话。 没想到,随着中年管事的这一席话说完,整个大堂中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起来。 李睿被他无心之言闹得更加郁闷,头疼之极的一挥手,皱眉道:“你们都闭嘴,谁也不许插话。” “郎君!” 大惑不解的中年管事立时神色不悦,刚想争辩几句,就见身边有人使劲捅了一下自己,气哼哼的一回头,就见是平日最为交好的兄弟,对方一脸苦笑的上指指天,下指指周遭,眼神中透着警告。 心中惊异,中年管事急忙朝四周看去,就见人人一副想笑又不敢的痛苦表情,尤其是坐着的几个年轻人,鬼头鬼脑的顾左右而言他,神色鬼祟,等在想起兄弟的手势,冷汗瞬间从额头淌下。 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就把了那事给忘了?至此中年管事再也不敢多嘴,生怕再一次祸从口出。 这一番变故,其实很简单,李家子弟不互相残杀,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因为,距离此时不过六载,可是发生过,那惊闻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