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风流_第五十三章 武家有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武家有女 (第1/2页)

    排军开路,骏马随行,官路之上,四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卷起漫天黄土,缓缓而来。

    当先两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少年郎,神色倨傲,眼见前头不远处即是驿站,当即挥舞手中的马鞭,直冲过去。

    萧逸和众人不约而同的,都朝着马车上望去,可惜帘幔遮挡,哪里看得见那唱歌的小娘子,倒是见李睿跟在车旁,也不知正在说些什么。

    尉迟珊珊无趣的说道:“阿姐,那位应国公不是位都督吗?身为武将,为何不骑马而行?”

    “我哪晓得,或许是留在京城,没有随家人而来吧。”程秀秀所有所思,没想到,倒是被她一猜就中。

    “那回去继续吃酒,商量下结社的琐事。”

    尉迟珊珊当下拉着程秀秀返回,眼见单莺低着头沉默不语,而对面的长孙冲则一脸无奈,不禁心中暗笑。

    不提车队依次进入驿站,萧逸等人继续饮酒,没过多久,就见李睿从驿站门前走出,朝着这边大步走来。

    隔着老远,尉迟珊珊想起先前的问题,高声问道:“李郎,可曾见到应国公?”

    “不曾,武都督留在京城里了,他武家多年没有回老家,这次是如夫人带着五位儿女,回去祭祖。”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萧逸一愣,不假思索的问道:“武家?兄长可否说清楚。”

    李睿几步走来坐下,笑道:“刚刚问清楚了,这武家祖籍山西并州文水人,说来话长,武家老家距离我大唐龙兴之地太原城不远,反正当年应国公与当今太上皇交情莫逆,举事之后更是倾其所有前来投奔,这么多年功劳甚大,此次回京,看来还会受到圣人重用。”

    李睿和众人都未注意到萧逸的脸色微微一变,整个身体都僵硬了,都看着尉迟珊珊拉着程秀秀等人过来,好奇的问道:“那可曾见到刚才唱曲的小娘子?”

    “见到了。”李睿神色赞叹,笑道:“真是好一个美人胚子,珠圆玉润,知书达礼。”

    “真的。”尉迟珊珊兴趣大增,回头说道:“阿姐,就与郎君们一同饮宴吧,反正是在空旷处,没必要避讳什么。”

    唐朝风气确实开放包容,不但程秀秀点头同意,就连单莺也没有意见,本身她们三位都是将门之女,时下风气,男女之间谈书论道也是常态,还未有什么道德家大肆攻击。

    不过说是一同饮宴,也只是相对而坐,彼此间各有矮桌区隔,碗筷之物更是不能混在一起。

    见众人早已填饱肚皮,此刻都是相互敬酒,李睿忽然想起一事,回头说道:“快去,把那茶饼取来。”

    白天化放下手中酒碗,笑道:“大好,这油腻之物吃的多了,正该清清肠胃。”

    “李兄,你这茶饼是出自何地?”

    花子庆好奇的问道,因随着隋末大乱,这饮茶的习俗在关中之地时断时续,近几年,因为人口增长,商旅增多,关中百姓才渐渐又开始饮茶,相应的,就是茶饼因为产地的不同而价格不一,当年一度供应边地,价格最低廉的黑茶,也比隋朝时期最好的绿茶贵上几倍。

    李睿非常得意的笑道:“乃是产自湖州的茶饼,价比黄金呢。”

    “湖州?”众人不约而同的点头,白天化说道:“难怪价比黄金,这湖州离此地千里之遥,运输不易,而且听说那里的茶饼大多经由扬州而出海,物少而昂贵,李兄倒是有本事。”

    李睿哈哈一笑,说道:“哪里是某有本事,家父乃是扬州都督,这产自湖州的茶饼,自然得来全不费工夫。”

    众人不由得莞尔,三位少女在一边窃窃私语,这边的男人们聊些闲话,正说话的工夫,就见一位驿丁手端着漆盒走来。

    下一刻,在众人的注视下,几位驿丁架起一口铁锅,添满清水煮沸,取出漆盒中碧绿颜色的一块方形茶饼,捏碎成细末后撒入锅内。

    扑鼻的茶香顷刻间传入神色恍惚的萧逸鼻端,惹得正在沉思的少年茫然抬头,正好瞧见一位驿丁准备往铁锅内,倒入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

    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萧逸高声说道:“慢着,此乃何物?”

    众人一愣,不等那位驿丁回话,李睿笑道:“乃是一些胡椒等香料,此外还要添加些井盐,这是咱大唐的惯用吃法。”

    心神不定的萧逸此刻才猛然想起,这茶文化真正的起源好像是在盛唐时期,而这之前,大多都是混合着香料食盐煮着吃,就和后世保留传统习俗的游牧民族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