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中原 二十三、初战宛城(下) (第2/3页)
发现和广泛认同。 所谓乘风才能破浪, 境不酝酿到成熟阶段,光有主观愿望也是无用。 汉末短兵器的主流就是刀和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地事实。 但阿昌这种迥不同于其他武将的大力少年。却更需要标新立异。 “来,给我练练你的锏法。”我把铜锏交还给他。 阿昌应了,双手抱锏。施个肥诺。身形一矮。两臂一摇,开始演练他的锏法。 我睁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每一个细微地变化。 越看我越诧异:“阿昌的锏法,居然是二十四法,锏中至尊,不传之秘诀。” 锏自春秋时期被发明之后,在兵器谱上的地位就一直很低。无论军方还是民间,均视其为三、四流的偏门兵器。这种偏见使得它地发展也是困难重重,长时期得不到各时代的名家高手的重视,因此,比起刀、剑、鞭等短兵,锏地使用技法非常之少。五千年流传,一直到我所处地那个时代,都没有几套真正成型实用地锏技。 只有二十四法,金锏二十四法! 金锏二十四法,是唯一有高级武价值、能跻身于武化之列的锏中绝技。 我看着阿昌娴熟地击刺点撩滚,拦格扫压劈,暗暗摇头:“跟我地无常十一戟一样,这门金锏二十四法,也是汉末时已进入到成熟期,以后再也无法真正的损益更改了。” 阿昌虽然没有完全显露这路锏法的面目,但我从他手势、脚步及身法转换等方面,看出他的确是得到了锏法的真传。 我所知的资料,金锏二十四法是在秦汉间逐步成型完备的,没到阿昌真能到这套锏法。 演练这种运动过程一般都是非常快的,高手也不需要多看既知其优劣所在,外行看再多也只是瞎凑热闹。 没过三分钟,阿昌练毕,锏压左臂,向我拱手致意。 我点点头,气不长出,面不更色,不愧呆头鸡一头。 “很好,你有此佳艺,宋亮的马槊,他也并不吃亏。” 阿昌愣了半天,问:“爷,你是说……小的拿锏法跟他换马槊术?” 我翻他一眼:“不然你以为他怎么能把自己的绝活教给你?老话说,教了徒弟,没了师父。你也不希望他下……去没饭吃吧?”呸,什么下岗。 阿昌摇摇头:“可是……这锏法……” “这锏法怎么了?” 看到他这种表情我就心里不爽,什么啊,跟视窗xp似的,有货就牛叉起来。 “小的……没跟甘爷说,不敢乱传。” 我一听,这很好办啊! “甘将军那边,自有我去跟他说,你就不用管了。” 阿昌挠头抓耳,吭吭叽叽,满脸不乐意的样子。 我心头连哼三声,忽道:“把锏给我。” 阿昌不明白我的意思,愣愣把手中凹面铜锏双手递给我。 我一把拽过,道:“看着。” 左侧一转身,左掌横撑护住身体上盘,右手铜锏自上而下,斜斜歪剁下来。 阿昌惊呼:“武王枭纣?” 锏意未停,我左臂微沉,右掌骤一抖腕,铜锏径向外侧平推而去。 阿昌更加惊震:“……甘罗横行。” :使八招。 阿昌到最后几乎直楞如鸡。开始哀号:“……子胥卷楚……白起翻赵……爷,你怎么全啊……啊……啊……” 耳朵里实在太过嘈杂,我不耐烦继续听,随即松了架子,扔掉铜锏。 “阿昌,如何?” 阿昌愣仲许久,忽然跪地,战战兢兢:“爷,您渊博如海。深无可测。小的知道错了。” 我撇撇嘴:“武功到了你这种水准,要更上一层楼,为难地地方,其实并不在你是不是又了几种秘传绝技。掌握了几门新的心法。而在于你是否有容纳天下、收发自如的胸怀。不错,宋亮的马之道,我亦能传你七八分,但我之所以一定要你去向他。就是希望你在掌握新的武技的同时,能高心境上的修为,认识到相互切磋攻错的进步之道。” 阿昌这家伙表面呆如木鸡,一半是因为他自闭的性格。另外一半,却是因为他自负绝技,过于自大。他这个问题我早就有所察觉。不过一直没能有合适地时机点点他。今天也是被他假痴不癫的态度激得有些恼怒。干脆狠狠给他砍上一刀。 我使的几招。都是二十四法中号称不二传的厉害招数,阿昌刚才演示时一招都没用过。肯定不是临时偷他地。而且,虽然我只是随手摆个架式,但心法锏意却是清清楚楚,半分不差。阿昌自然瞧得出来,我其实也非常精通这金锏二十四法。 他这人,虽然装呆日久,但却不傻,一点都不傻。 “多谢主公指点,小的全明白了。” 阿昌伏地不敢稍动。就这么一儿,他肩膀和后背上,已经开始显出湿润的迹象。 我叹了口气。 当初甘宁把他和阿西一起送给我,我还一直不解,纵然他对阿西心有所疑,但阿昌却肯定不是怀有异心的jianian细,为何要把这么一个大好苗子一起扔掉呢?后来问徐庶。徐庶也只是微微皱眉,却不肯正面回答。 现在我终于全明白了,那只是因为,阿昌地性子实在太恶劣了,与豪情满怀,热衷世事的甘宁全无一丝相合之处。虽然甘宁一直对阿昌不错,传授也毫不藏私,但对他的个性,恐怕却没有一处是很喜欢赞赏的。 “阿昌,你武天赋过人,只要一直守道心,行正途,必成栋梁大器。我今天只跟你说这一次,日后机运如何,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了。” 阿昌连声称是,一时汗出如浆,滴润着身下土地。 阿昌刚被我赶出去,宋亮就溜了进来。 当然,他有很正当大方地由。 他是来汇报军情,顺便出建议的。 “飞帅,离此东二百里,有城名朗陵,属汝南郡辖制。其县令田豫深通兵法,极有机智权谋,甚得汝南太守满宠的信任倚重。今宛南之敌势大,难以卒灭,许都地援军又新败怀惧,难以指望。末将以为,不如写信给田令,请他劝告满太守,倾汝南一郡兵力,急速来援,与我军两路夹击,可破河北军之围。” “嗯,田县令相信我军地书信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