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家门阀,天云人众 (第2/2页)
世家,主要有五大利益集团组成,关陇贵族、关中郡姓、山东世族、侨姓世家和吴姓世家。 关陇贵族兴起于南北朝西魏时期,西魏一国设有八大上柱国、十二大将军,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一度窃取了西魏的政事大权,朝代更替,各自成长为高门大户。胤朝直接禅让于北周朝,自然接手了这八大上柱国、十二大将军建立的大家族。因为这些家族世代居住于关陇地区,所以称为关陇贵族。 至如今,关陇贵族皆为胡人汉化,说汉语改汉姓,余留九支,宇文阀、元阀、于阀、独孤阀、侯莫阀、长孙阀、尔朱阀、陆阀、令狐阀。 关中郡姓和山东世族,兴起于南北朝北魏时期。起初北方汉族虽被胡人征服,却不愿与汉化的胡人混杂相居,为区别胡汉,往往在姓氏前冠上所在郡县名称,称为郡姓世族。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汉人世族一只经东魏到北齐,仍然保持汉人重经学儒术的传统,称为山东世族。另外一只经西魏到北周,在北周政权的关中本位政策影响下,渐趋胡化,称为关中郡姓。 经过时代更替,关中郡姓遗留四只较大的族支,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山东世族同样遗留四只较大的族支,京兆韦氏、闻喜裴氏、河东柳氏与薛氏。 侨姓世家兴起于魏朝末年,北方为胡人侵占,中原望族举家南迁,多居朝廷要职,势力庞大,自视甚高,不愿与南方人为伍,号称侨姓。至今残余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等。 吴姓世家则是魏朝时期,南方本地大家族,以吴郡吴县的朱、张、顾、陆四姓为首,故此称为吴姓世家。如今吴姓世家经过历时变迁,多数已经磨灭,只剩下吴郡顾氏、吴郡张氏、义兴周氏、吴兴沈氏等。 这五只门阀世家,世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谓是根深蒂固。大胤皇室也是世家的一只,因此大胤对于世家十分纵容。即便光武帝复辟大胤王朝,明知其中多数世家参与了新朝建立,依然不敢问责。
除了这五只门阀世家之外,还有一些绵延数百年的家族,譬如大兴城的留侯张家,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参与营私结党,对大胤朝忠心耿耿,不列为门阀世家行列。还有传承不过三代,譬如本朝大将军霍神庭,兴起于光武帝,满打满算不过两三代人,亦不列入门阀世家。 “世家制度传承千百年,历经楚朝、三分、魏朝、十六国、南北朝,虽然对皇权不利,终究还是要依仗世家治理天下,因此我大胤王朝,对世家颇为纵容。如果根治天下,世家门阀该除,但不是最先要除。而天下最先要灭杀者,却是所谓的名门大派,亦或者邪魔外道,荼毒千里、颠覆皇权,该杀!”邴吉在地图上连连指点,叙述天下武林格局。 苍茫大地大国只有大胤王朝一国,其余皆是边邦小国,如吐蕃、天竺者,虽然地广但是人稀。门派就分布在大小国之中,在这世上,有“天”、“云”、“人”、“众”的说法。 天,是指天上门派,这些门派莫不是实力雄厚能与小国争雄。 云,是指云中门派,这些门派或隐匿或避世,轻易不出世,但是门派实力不比天上门派差多少。 人,是指人间门派,这些门派在人间主持正道,或者为祸一方,本事很大,官府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众,是指众生门派,俗称江湖跑龙套,三五十人称一派,七八十人号一门,受制于官府。 “九大天上门派,十六云中门派,三十六人间门派,无数众生门派。就是动荡皇权的祸患之源,凡我大胤王朝的帝王,都要将门派作为最大的外患,尤甚邦国纠纷!”邴吉皱着眉头,将门派介绍完,背起双手,移到桌前坐下,淡然问道,“不白,听闻这么多,你可有什么想法?” 董不白点点头:“既然门派是大患,为何当今国师依然出身自极乐正宗?极乐正宗又是哪个级别的门派?” “国师神通上人虽然是门派中人,极乐正宗却只是众生门派罢了。光武帝跟随神通上人学武,一点好处还是要给的,况且极乐正宗早已与皇室密不可分,与其说是江湖门派,不如说是光武帝一手扶持的门派。以门派制门派,以宗门制宗门,用意深远……可惜,光武帝后继无人,以致国师尾大不掉。” 解释完,邴吉挥挥手:“一个时辰已经过了,你自去了,明日同一时间,继续来学习,别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