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_第四十五章 镇江新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镇江新城 (第1/4页)

    五、六十里的平坦大道,若搁在平日里,即便不是策马狂奔,也用不了几个时辰便能走过。但这三天的大雪可是积下了一尺多深的雪,就算是在大道上也照样如此。这雪停只半日的功夫,多数路段上还没有多少行人通行。是故陈若疏一行八骑,只在露出路面的地段奔行一阵子,其余时候,只得缓步行进。

    铺上碎石的大道,对于往来的大车倒是方便,这条碎石大道,自镇江堡一直通往宽甸五堡,并与千山堡辖内的大道相连,然后一直延伸到浑江渡口原属曹正雄所部驻守的地域,才又变成狭窄的山路。如今这条道上,骡马大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往来商队,甚至那些相互走动的百姓,也多套辆驴车走在这条道上。

    不过,对陈若疏等人来说,此时却不方便。那雪下的路面上也难保没有几个石子散布着,又看不见,若是奔得过快,不小心崴了马脚可就麻烦了。这八个少年人所骑乘的马可也都是伴着一起成长的,当初还是小马驹,如今也算是成年马了。除了陈芷月之外,陈若疏等七人一直保持着亲手喂马、洗刷的习惯。

    就这么走走奔奔,路便显得漫长。好在陈芷月可一刻没有闲的时候,叽叽喳喳说不完的话,千山七虎可是每个人五个回合了。自然,少年杨琪要翻倍的来算。

    按年岁,这八人之中,以陈芷月居长,芳龄十七;随后是陈若疏长着一岁,过了十六,其余六人倒是同龄。只差着月份、时辰。不过。陈芷月虽然一直以二姐自居,千山七虎却更显得多出一些“少年老成”的模样。倒不如说陈芷月这个二姐,更像是千山七虎的小妹般被宠掼着。再加上男孩子在十几岁时猛窜个头,就如陈若疏,当初见到苏翎时看着不过七、八岁,实际却是不止,这几年不仅吃得多,也得益于每日从不间断的训练,此刻已与成年人一般高了。千山七虎倒是个个都要比陈芷月高出大半个头来。

    靠近镇江堡,路上往来行人车队一多。这路面的雪便早被踩踏干净,陈若疏一行这才猛抽上一鞭,纵马奔行起来。

    此时已然天黑,一枚弯月正斜斜挂在东边的天幕上,冷冷地清辉倒是正好与道路两旁地积雪相映,视线倒不受暗夜的影响。

    转过一道土岗,远远的便见到两堆篝火在暗夜里熊熊燃烧着,照出一大片光亮来。陈若疏等人禁不住吆喝了几声,便向火光奔去。

    那两道篝火,便是进入镇江堡辖内的必经关口。

    这得要说原来镇江新城的堡城外划定的区域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初步划定已然不够用。故镇江新城的范围便不断地向外延伸。当然,这新延伸出来的部分,仍然是以划定地大道为基线,成为一个个的方形区域扩展着。这不断迁居而来的工匠家眷、士兵亲属,以及四周听闻能重新分配土地的山民等等。将镇江堡一带的“大兴土木”场面不断的推波助澜,这房屋的修筑。很快便越过了原来初步设定要修筑城墙的位置,并仍然显出扩张的态势。

    最终。总掌镇江堡一带军政民事的胡显成,在距离镇江堡老城十里处。雇佣民夫挖掘出一道壕沟,宽五丈、深三丈,作为镇江新城地界线,至于修筑城墙,眼下还遥遥无期。这道方圆十里的壕沟并不规则,且是分段挖掘而成地。民夫们则是那些不断汇集而来的穷苦百姓人家,这一年一季的农事,便限制了春耕、收获之外能觅食的范围,整个冬季若都靠赈济,也仅仅是养命而已,是故这以工代赈的法子,再次被用上了。

    因凡是聚集到镇江新城地。不论贫富。这每一家都能保证有暂新修筑地屋舍居住。或许这也是吸引人口地一个原因。自然。这银子是由苏翎所部垫付地。分十年偿还。或者。便是拿力气去换粮食、银那五百派驻到村、镇地管事们。宣示地所有劳役均有偿征募。完全吻合。是故这挖掘地工程。还不仅仅是当地地穷苦民夫。

    这道壕沟并未做过过于繁琐地规划。大致是南北略宽。东西稍窄。有部分地段还直接利用了一些河道。至于花费。倒并未让胡显成、胡德昌等人过于担心。粮食是来自陆陆续续征收地税粮。而银子。又至少有半数是抵消了垫付房屋地款项。总得花销仍然在可以接受之内。不但没有对苏翎所部地供应有所影响。反而对镇江新城一带地民事起了不小地稳定、推进作用。

    这项工程只是大致上地防御工程。是故大部分地段只是粗粗划定。只要掘出大致地宽、深便可。胡显成只是派驻了十几个熟悉土木地管事在临近河道、水源地地段。做了精心地部署。修建了几道闸门。在河水、江面封冻之前。引来河以及鸭绿江水。将这道壕沟彻底变成一条河流。自此。河以及其余几条不知名地小河、溪水。便又多了一条支流。绕过镇江堡。流入鸭绿江。

    胡显成打算在明年春耕之后。再在鸭绿江上游地段。在开挖一条引水渠道。引来更多地鸭绿江水。让壕沟内地水能更多一些。以便方便壕沟两边取水之用。

    这般粗旷地挖掘工程。自不到精细。比如那壕沟两壁。便达不到陡峭地意思。不少地方便干脆坍塌成略陡地斜坡。但这也未受到指责。偶尔巡视地骑兵小队队长。只是劝诫民夫们要小心安全。勿要伤了人。便照样算了合格。以至于那些民夫不清楚。这到底是修筑城防壕沟。还是挖掘河道。当然。这些民夫对此只有感激。而不会暗骂“败家子”。另外。每完成划定地一个地段。所有参与地民夫。还被奖励一包盐。这样足够一家人吃上几个月了。这多少也提高了挖掘地进度。按换取粮食地方法。自然是挖地多。挖地快。那么这一冬天家里地存粮。便不必另外去寻

    按苏翎所部一直以来地惯性。这架构过粗。管带松散。在这样地挖掘工程里。也是一样。这到底雇佣了多少民夫。也无人去算总数。榜文发布之后。便有人在指定地点等候。每到齐五十人。便随意指定一名看着长相憨厚老实地作为队长。领取锄头、铁铲、藤筐、扁担等工具物品。带往制定地段开始挖掘。至于挖掘地土方与换取地银钱、粮食。倒是粗粗算过。不过。这个算法没有招致任何一个民夫地异议。甚至还显得略略轻松。当然。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均数。那些稍显地过重地。也在随后发放地盐、布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