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汉朝当诸侯_第一零四章 战场的厮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四章 战场的厮杀 (第2/2页)

有负重托,若不是我不听黄将军之言,实行宵禁,就不会被宗贼里应外合,差点丢了桂阳城。”

    张和宽慰地劝来:“此时不是追究罪责之时,贼军尚在十里外虎视眈眈。我等应先想办法击退敌人,好么?”

    “嗯、”激动的钟繇慢慢平复下来。

    张和入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己军人数。从王平来报中,张和所带来的长沙兵,弩兵损失了三百余人,铁戟兵伤亡竟达千人之众,可见蚁多咬死象的真理,是轻易不会更改的。黄忠他们的兵力还剩下八千余人,其中三千弓弩手已经没剩几支箭了。

    张和作了安排,没箭矢的弓弩手,全都换上长兵器,与张和带来的四千于弩兵上城防守,。剩下的步兵全换上铁戟或长枪,好在厮杀多日,张羡也没有将缴获的兵器运走,尽数留了下来,加上今日一战,缴获的战利品可是不少,但多为刀剑长枪,铁戟和弓箭几乎没有。

    张和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身为一郡太守的张羡,他的族兵怎都是装备短兵的多?除了数千弓手,连长枪也不过千余柄,怪了。

    这怨不得张羡等人,他们多在南方,几乎只与西南蛮打过仗,大砍刀利于劈砍、若用木柄做的长枪,还不是被砍几刀就断了?东汉不比西汉,郡国兵的编制就等同捕快一般,世家大族出身的张羡,又如何知晓长兵方阵的厉害?这才吃了短兵的亏。

    桂阳城的大户,多与张羡串联,张羡出兵桂阳,他们便一同起兵造反,如今也随着张羡退走到了城外。城内的民户仅有千余户,数千人。皆是平民。

    原本被围困在太守府,仓库里的存粮也所剩无几,不过贼兵攻入城后,日子久了,以为拿下太守府指日可待、便图省事,也为了存放,就将粮食囤放在一处宅院中,这数万石粮食,也足够张和的守城军维持几个月了。

    安排好城防事宜,便要将治安搞好,可不能再出现内贼捣乱了。张和吩咐钟繇向朗二人张榜安民,一边与王平安排巡逻队巡视着城内的治安来。

    天色已近黑,想来贼兵也不会轻易攻城了。今天打了张羡个措手不及,他也需要整顿溃兵,不然就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回零陵去吧。

    所以,张和放心地留黄忠守城,待安抚好百姓后,再让王平替他下来吧。大伙谁都累了。

    一边巡逻,张和一边思索着:“这次桂阳被围,归根到底还是军队自身出了问题,想那整整两万精兵,竟然会有少半投降了去。数千人啊,往往能将一场战役决定出胜负来。可它就那么轻易地投降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张和一边走,一边静静地思考着

    这会,他想到了很多,这些年来,自从靠着自己白手起家后,不但攒下了大量的财富,还收拢了典韦、黄忠、陈群、糜竺、糜芳、钟繇、向朗

    鲁肃、华歆、甘宁、乐进、李典、张勳、王平、董袭、李通、廖化、诸葛瑾、陆逊、陆绩。这十数名三国凉菜归心。更兼之坐拥长沙、豫章二郡。便有些飘飘然了。

    以为从此天下便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哪怕面对曹cao大军,也能有如江东孙策一般,划江而治。再凭借当年与刘关张的交情,结为互援。再与东吴联合为盟。从此四分天下并不是不可能。

    可今日看来,有着黄忠、钟繇、向朗三人坐镇的桂阳,也是着了张羡的道。这似乎不仅仅是钟太守失察而已。钟繇本着安抚民心,没有宵禁,本属正常;不寻常的却是两万守军,一遇着战事,竟有许多人慌了神。战局不利便轻易投了降。这对张和来说,不吝于一个巨大的讽刺。是什么原因,令将士们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着便是张和寻思的问题。

    默默跟随着他身后的亲卫们,寸步不移地紧跟着,看着主公不时皱着眉头的摸样,他们的心也是忐忑不安。从街道的民房中传来的灯光,能看得出,他们的主公,此时正在陷入一道难题之中。

    “想想曹cao的虎卫军,继而刘备的白耳精兵,他们可都是以一敌十的精兵,这些都是百战出来的老兵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忠诚,从没听说过他们有人投降的。再想想那么多著名的军队,他们的建制是精益求精,看来,军队的建设,得统一制定一部cao守才行。”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逃兵事件,张和决定重新编练部队。当然,这得在打退张羡大军之后。而此时、他需要的是细细地思考,如何制定出军队制度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