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_第06章 东王大清关誓师,刘成温先兵后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章 东王大清关誓师,刘成温先兵后礼 (第1/3页)

    第一卷东北降世帝都风云第06章东王大清关誓师,刘成温先兵后礼

    创元二年春,3月23日。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

    在经过一系列吏治整顿之后,大汉帝国的政局,逐步在皇帝傅君峰手,稳定下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日,朝堂之上,皇帝决定从北方军,抽出2万精锐骑兵,组建东北军,进军东北,这一决定,得到了朝朱太公、刘光武等重臣的鼎立支持。

    “儿臣一直镇守东北与原的咽喉大清关,愿领兵出战,为父皇分忧”朝堂下,东王主动请缨,朗声道。

    “嗯”皇帝虎目看着朝堂下,等身材、白净面庞、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英气勃勃的二儿子,心甚是赞许:自己这二儿子,是朱元晦的女婿,又拜武相刘光武为师,武双全,十五岁即进入北方军,与契丹、蒙古、女真等族,长期征战,身上多处战伤,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目前内力修为已经到了4级高阶。

    遂满意点头道:“好那就以东王为统帅,让刘成温、徐天德辅佐你,五月份誓师出征”

    “诺父皇”东王躬身领命。

    “南王”皇帝又沉声喝道。

    “在”一个年轻王子闪身出列,正是皇帝的第三子傅正龙,他肩膀很宽,四肢修长,身材轩昂矫健,今年25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朕命你为西南军统帅,加强对西蜀各族的监视,待东北战局稳定,再替朕收复西蜀,不得有误”皇帝威严命令。

    “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望”南王躬身应道,在皇帝的5个王子,他武功最高,已是4级巅峰,内心雄心勃勃,极想做一番功绩,刚才二哥主动请缨,他自然不好跟二哥争,听说父皇让自己统帅西南军,不由大喜。

    皇帝身边,太子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异样神色

    同一日,朱府。

    花园内种满了梅花树,朱元晦抱着自己已经满月的小孙女在树丛晒着太阳,笑问父亲朱太公:“父亲,该给您这重孙女起个名字了”

    “嗯”朱太公望向屋外的梅花,思索片刻,“正月出生,就叫玉梅吧”

    “玉梅,玉梅”朱元晦喃喃念叨,展颜笑道:“玉洁冰清笑嫣然,梅花幽香沁心田,好名字啊”

    朱太公此时想的却更多,心暗自猜测:皇帝决心出兵东北,不知和去年的天将祥瑞是否有关

    同一日,孔府。

    “书儿,听说你媳妇怀孕了”孔家的长子孔举,问向身前的儿子,孔举今年43岁出头,现在是山东郡守。

    “正是”孔举的儿子孔云书躬身答道。

    “你爷爷恐怕撑不过今年了,为父到时候接任家主,就会返回洛阳,山东是咱们孔家的势力范围,为父会争取让你接替我。”孔举肃然道。

    “孩儿资历尚浅,恐怕”孔云书迟疑道。

    “资历尚浅,才需要更多历练”孔举正色道。

    大汉帝国马上要出兵东北,这天下恐怕迟早有变啊

    拥立皇帝登基他们孔家没得到头功,在下一轮皇位的争夺,孔家要早作打算,提前谋划了,之前已经在西王和东王那里做了铺垫,自己这个儿子,稍显庸,锐气不足,倒是自己的孙子孔孟尝小小年纪,颇有灵气,若是迫不得已,只能重点隔代培养了。

    ##################################################

    时间很快到了创元二年五月。

    东王率大汉帝国2万精锐骑兵,在臣刘成温,武将徐天德辅佐下,兵出大清关,拉开收服东北的战幕。

    大清关位于原与东北的交界处,地理位置险要,是原地区进入东北最近的大路,另一条路,是大清关北面百里的青云关,但青云关位置险要,道路崎岖,不适合大军出入,故大清关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东王几年前,在大清关曾与契丹铁骑,有过一场血战,就是那一战,东王身负重伤。

    大清关东门外。

    2万骑兵盔甲鲜明,列阵整齐,东王一身白盔白甲,在刘成温、徐天德等主要将领陪同下,缓步登上城楼。

    刘成温30岁出头,温尔雅,等身材,一身青衫。

    徐天德看样子不到30岁,长生伟貌,刚毅英武,体格魁梧,相貌堂堂,一身黄盔黄甲,内力修为已达四级高阶。

    三人后面,立着东王的贴身刘成琦、孔云亮,都是20多岁的年纪,刘成琦有些白净,方脸膛,等身材,孔云亮面圆耳大,唇阔口方,挺拔的身材,但这两人一看,就是高手,内力修为恐怕都达到四级巅峰

    看着城下整装待发的将士,东王心不由慨叹: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战,不知要有多少大汉帝国的热血男儿,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遂威严朗声道:“大汉帝国的将士们,我大汉帝国创立300年,从未踏足东北。今日,本王将带领你们,为大汉帝国,开疆拓土你们,将名垂青史”

    “大风”

    “大风”

    “大风”

    城下,2万将士振臂高呼:

    “出发”东王大手一挥,下达将令。

    ##################################################

    行军路上。

    “此次东北之战,先生可有妙计”东王客气向身边的刘成温请教。

    “东王客气”刘成温在马上躬身应道:“东北各部落众多,大的有七八个,总兵力加起来,也有2万人,但装备较差,打仗全凭勇力,气势盛则战力强,气势弱则一触即溃。”说着,微微一顿:“我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来先生早已成竹在胸,但讲无妨”东王眼前一亮。

    “东王可用先兵后礼之策”刘成温微微一笑。

    “此话怎讲”东王扬眉问道。

    “东北各部落,以靺鞨族的鳌图鲁部落最强,有8000人马,女真族的金弼术部落次之,有5000人马,其他各部落较弱。”刘成温详细解释道:“所以,东王当集主力,正面击溃最强的鳌图鲁部落,在心理上震慑其他部落,再礼遇金弼术等部落,东北大局可定。”

    “先生此计甚好”东王皱眉言道:“然则东北取之容易,守之则难,一则地广人稀,只有20万民众,二则南有”朝”鲜,西有蒙古、契丹,虎视眈眈,否则,大汉立国300年,也不会一直未取东北,实则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次父皇决心进军东北,听说是与隐居的皇叔爷爷讨论后,才下此决心”

    “东王若想守住东北,可请求皇上,迁民50万入东北垦荒,增加东北力量,您再坐镇东北,休养生息,则大事可成”刘成温沉吟片刻应道。

    “迁民入东北,虽然成本较大,但不失为一劳永逸的妙计,多谢先生指点”东王大喜谢道

    ##################################################

    东北萨尔浒,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此时的东北,已经开始进入夏季,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草原上,正有2万大汉帝国精骑,自西朝东行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