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回到清朝_第三部第八章 和谈(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第八章 和谈(13) (第12/17页)

铁路,我们俄国也很愿意为您服务,修铁路固然要大量的铁轨,可您还得有枕木不是?俄国政府愿意为您分担忧愁,俄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木八,最优质的木材,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最优良的枕木,并负责帮你运到地方,我们的铁路已经修到了中俄边境,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把铁路修通,这对双方今后的进一步贸易,和对您兴修铁路的计划都会大有帮助,我国政府愿意承担中国东北所有铁路的修建工程,并一定保质保量的为您修好每一寸铁路。”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威尔逊和纳唐都觉得米海里琴科这小子是后生可畏啊,他们还只不过是在抢铁轨买卖,想搞好和杨一的关系,为今后能少几个赔款拼命,人家米海里琴科看着年轻,可做起事买卖来一点也不差,人家直接就揽建筑的活了。

    三国公使正为杨一丢出来的这根骨头在那里狗咬狗,曾国藩老先生在一边就开始感慨了,这杨一真是大清朝的栋梁啊,洋人几时在国人面前如此狼狈来了,就这么个铁路,看洋人抢的那叫一个费劲啊。连炼钢场都愿意到中国来修建,还有造船厂,你还别说,洋人造的那个船,还真叫一个好。他老人家那里知道,这修铁路其中包含着多大的利益,五万英里铁路又能带来多少利润,这五万之后还有十万,二十万,接下这活,就等于大笔银子滚滚而来啊。

    曾国藩在感慨,杨一在旁边已经开始偷着乐了,恩,铁路还没有修,这炼钢场,造船场,枕木和技术上的事情就已经弄妥当了。更没想到的是,连留学生的出国留学的地方也有,英国愿意,估计法国也会愿意,普鲁士人知道了也不会答应好处都让他们得去,这个军工企业又可以大大的发展一下。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海军,这万里海疆,没有一支像样的舰队可不行,这事得让英国人主动来揽活。

    想算计好一切,杨一终于要表态了。

    “各位使节大人的态度很踊跃,杨某听了很高兴。这才是谈判的样子嘛,我看啊,大家也别抢,你们可以相互协商怎么分配嘛,铁路是修不完的,大家都有活干,五万只是个小数字嘛,中国有的是银子,只要大家凭本事,正大光明的来挣,我们欢迎,不过这鸦片的买卖,今后得全面禁止,我丑话说在前头,在中国贩卖鸦片,我是见一个杀一个。”

    说的好好的,杨一突然又冷起脸来,为是的鸦片的事情,弄的威尔逊尴尬的不行。心中估计这买卖英国人想争下来,有难度。英国和中国为了这鸦片的事,这仇可大了。打了中国不说,还要中国赔了不少银子,估计这回得吐出来,还得搭上几个。

    对于这次谈判想从俄国法国英国这三只铁公鸡身上弄回太多银子,杨一并没有抱多在的希望。中国要发展,就得有技术,就得有人才,可这些中国都没有,自己培养需要时间,等人才培养出来了,那得耽误多少时间。现在好了,铁路,工厂,造船厂,三个国家都争着来,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不至于因为人才问题而耽误了基础建设的速度。

    谈判谈到这个份上,杨一也觉得火候到了,今天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接下去就让三个国家自己到下面去对掐吧。

    “各位使节大人们,我看今天就谈到这吧,你们回去都拿出个方案来,看看这仗该怎么算,各国该拿出多少东西,该哪出多少银子,你们自己下去商量吧。你们不是友好国家吗,这事你们得自己先拿出个分配方案来。这下一轮的谈判我看就在十天后吧,这样大家的准备也充分些。”杨一这话说完,就表示今天的谈判结束了。

    三国使节们现在是被杨一吊足了胃口,都盘算着怎么才能在杨一这多捞些工程,毕竟修铁路对中国来说是个新事物,其中的利润是很可观的。

    这铁路在欧洲如今已经修的基本饱和了,一百多年修下来,英国法国能修的地方估计都修上铁路了,毕竟国家就这么大地方。想修到国外去别的国家也不答应。铁路修完了,就意味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的失业,现在中国修铁路,他们可以把大批人员派到中国来,这就大大缓解了国内失业人口的问题,人来到中国当然是自己解决路费,可到了中国,中国人总得给发工钱吧。至于铁轨,中国想尽快的把铁路修起来,你就得先用外国铁轨,等炼钢厂建起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所以这铁轨说什么也得让中国要一大批,只要从中赚些差价,这就能省下大批银子。至于其他的事情,只要能当银子使。两国也都认为了。

    俄国人想的又不一样,自己国家铁路都没修够呢。为什么啊?没钱呗,现在还要赔钱,那更要命了。现在只要中国有要的东西,米海里琴科都打算请沙皇拿来抵债。幸好俄国地木材煤矿多,估计应该能抵上一大笔银子。这倒是英法两国没有地优势。

    三国之间在有共同利益的时候是朋友,可有了利益冲突,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下背后黑手,暗地里使坏的业务。一个比一个熟练。

    三国的使节们也都不是傻子,也知道杨一有让他们之间互相争斗的意思,考虑到这点,大家还是决定有限度的合作,相互争斗的结果,只能是好处都让中国人拿去了,最后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经过一番地讨价还价,三国之间也拿出了个方案,这五万英里的铁路,英国人凭借世界第一的强横实力。分到了两万公里,至于在中国办厂的事情。那得和杨一协商后才能定,法国和英国关系不错,两国联合起来挤兑俄国,也分到了两万公里,至于俄国,论科技和国力,都不是英法的对手,也只好认了,不过考虑到枕木估计都得从自己这弄,心里也算基本平衡。不过就这么算下来,按照杨一开出的价码,俄国还得赔上一大笔银子,米海里琴科觉得还得找地方填补。边决定连夜拜访杨一,看看还有没有杀价的余地。临来之前,沙皇老人家也惦记着俄国地方太大,有些不毛之地闲着也是闲着,也指望着拿这些地方换点银子。

    杨一对于米海里琴科地拜访早有预料,老毛子一向擅长在底下搞小动作,只是没想到,米海里琴科来的这么快,下午还在一起谈判,晚上就找上门来了,还夹了张地图来。

    “杨大人,晚上来拜访您,没有打扰您休息吧?”米海里琴科小心翼翼的说话,生怕苦恼了杨一,这买卖就谈不成了。

    “没事,没事,咱们中国人好客,你只要别半夜来就行,怎么找我有什么事吗?”杨一也看看这米海里琴科想玩什么花样。

    “嘿嘿,我来是想跟您谈笔买卖。”米海里琴科语气出奇的恭敬。

    “什么买卖?”杨一也有点好奇了。看着米海里琴科夹着的地图,心里有些激动了,难不成俄国想拿土地抵债,这可是好买卖。

    果然,米海里琴科把手里地地图摊开,指着北面的一个地方说到:“杨大人,您看看这,我们国家在这有块地方,你也知道,国家大了不好管理啊,所以就想让他小一点。您看看这地方多大,我们便宜卖了,算您三千万两。”

    杨一仔细一看,心里可乐了,这不是阿拉斯加吗?这可是好地方,地下的物产丰富。想起来了,当年俄国人就是嫌这地方太荒凉,气候又差,顺手就卖给美国了,结果让美国人捡了个大便宜,现在倒好,打起中国的主意来了。这种送上门的好事当然得要,不过也不能显得太热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