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风云再起(十) (第2/3页)
向下射了一箭,道:“这极有可能。黑雕军在西北各军中实力最强,而且,雄胜军节度使侯大勇的妻子是符皇后的五妹,侯节度使也算是皇亲国戚。” 古春和赵普在议论侯大勇的时候,侯大勇正在心急如焚地地赶路,他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到泾州前线去。 侯大勇率亲卫们从郑州到陕州这一段路程,虽然没有任何耽误。速度也很快,但是,他们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在赶路,该行军就行军,该休息就休息,在侯大勇心目中,泾州军情虽然紧急,但是并没有到十万紧急地时候。他研究了党项军和西北各个节镇军队地实力和部署情况,凤翔军、永兴军等待几个节镇军队的实力颇强,党项军在重重包围中,无法占到多大地便宜,即使在某次战斗中打胜仗。可是总体战略形势是对党项军不利的。 唯一让侯大勇有些担心的是党项房当族首领房当明所率领的三万党项军,这三万党项军消失在清水河畔,去向不明,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当侯大勇来到陕州之时。军情营送来了房当明及这三万党项军的下落――这三万党项军出现在西会州。 西会州位于黄河岸边,仍是党项人控制地地区,距离灵州不过一天的路程。这份情报是扮作蜀商的军情营军士冒死探知的,他得到这份情报后,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命令得力手下高东山从西会州潜入周境,然后沿洛水顺流而下,五天后。来到了洛水汇入黄河处――同州,此时侯大勇还没有到同州,军情营送信的军士便沿黄河岸边向东走,在陕州终于见到了侯大勇一行。 这个路线说来很简单,可是途中的艰辛,没有亲身经历之人难以想象,侯大勇见到这名军士的时侯,原本强壮地军士已经变形了。体重下降了近四十斤。把情报交给侯大勇后,就瘫倒在地。此时。军情营的规模远远不及飞鹰堂,在陕州没有相应的机构,侯大勇就把这名勇敢的军士交给了富家商铺陕州分店,侯大勇牢牢记住了这名不畏艰险的军情营军士:高东山。 军情营送来地情报,证实了侯大勇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西北军情比表面上看起来要严重得多。侯大勇脸色凝重地对钱向南道:“西会州,距离灵州不到一天的距离,灵州历来是边防重镇,房当明陈兵在灵州之旁,其用意非常明显,房当白歌的人马,不过是障眼法。” 灵州在唐朝时地方行政上隶属于京畿道管辖,当时唐廷在灵州设立大都督府,指挥7个军府,统辖范围从现在辽国地云内州以西至兰州以北,是唐朝在全国实力最强、兵马最多、土地最为广阔的北国巨防。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境内还设有统称为“六胡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后来在“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在此继位并完成光复两京的大业,使得灵州成为再造唐室的中心发祥地。唐代大将郭子仪也曾经在这里担任朔方节度使。因为有最大的敌人突厥存在,灵州在唐时一直是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突厥灭亡后,灵州地战略地位才慢慢下降。 钱向南作为一名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对于这段历史极为熟悉,有了军情营的情报,形势自然一目了然,他颇有些紧张地道:“我们距离泾州尚远,等到我们到了泾州,可能灵州已经失守,必须想办法把这个情报传到灵州去,让灵州军提前作好应对的准备,灵州肯定有大仗要打。” “对,灵州才是党项军的重点,若灵州被党项军攻下,盐州这等城池必不可保,如果是这样,灵州、盐州和银、夏、绥、宥四州皆落入党项人之人,党项拓跋部和房当部则连成一片,北依草地,西接甘、凉,党项人必会和契丹一样,成为中原的大敌,我们一定要趁着党项人羽翼未丰之时,把潜在的危险消灭。”在侯大勇知道的历史中,党项族建立地西夏,和宋朝对峙数百年,屡次把宋军打得大败,成为宋朝在西北地一个强敌,终宋一朝,都没有解除西夏的威胁。 钱向南初听之时。觉得侯大勇有些危言耸听,可是,他看着地图想了一会,越想越怕,看侯大勇地眼光很有些佩服和敬意了。 侯大勇没有过多谈论这个问题了,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出具体地对策来,他对钱向南道:“快请枢密院承旨时英到帐里来。”时英是陛下亲命的宣旨使节,时英没有宣旨之前。侯大勇虽有兵符却并不能号令其他节镇,因此,这种大事必须通报给时英。 钱向南出去后,侯大勇就坐在书桌前,字斟句酌地想着如何向柴荣报告此事。侯大勇的书法极差,他并不想在陛下面前掩饰极差的书法,这种露拙有时会让人觉得更加诚实可信,一员武将。文治武功都历害,对于皇权来说,并非是是一件令人真正愉快的事情。 枢密院承旨时英进帐之时,侯大勇还没有把短信写好,他抬起头。道:“时郎稍坐片刻。” 很快,侯大勇写好奏折,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向柴荣作了报告,但是。对于情报来源,侯大勇则说了谎,他称黑雕军狮营捉住了一名党项军头领,党项军头领扛不过狮营的重刑,无意中说出了房当明在西会州陈兵数万之事。侯大勇写完信,再次想了想这个慌言,应是没有多大问题。 枢密院承旨虽是一名小官,可是。枢密院掌管全国兵事,时英对军事也并不陌生,他听完之后,也看出了形势的险恶。 侯大勇看到时英已经明白了局势,就道:“我已向陛下上奏此事,现在关键是要把这一情况通知各位节度使,特别是灵州、盐州和延州三地,三州军队此时绝对不能南调。要充分作好应战准备。” 时英极为聪明。一点就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