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途风月_第九章 母性的光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母性的光辉 (第2/2页)

上这艘巨轮的其他大家族拉开距离,抛得远远地,沦落到三流四流乃至不入流的家族行列!

    可恨啊!

    这样的才思智慧,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刺激着自己的大脑,冲击着自己的心田,却让人怎么能忘却得了他?这又让自己怎么还能看得上其他的所谓才子名士!

    可那日偏偏在阿娘说自己身体不适不便见客之后,他就……就那么走了!而之后就听闻他接连两日宴请越州名流仕绅之后,接着就回了明州,居然就没再来山阴!

    想到这里,不禁又有些丧气,有些委屈,连带着还有点埋怨阿娘当日怎么就不能变通一下,让自己跟他见上一见。想着想着,不禁眼眶又有些泛红,心中骂着这死家伙,当真是铁石心肠,都说了自己身体不适了,之后也不再来看自己……

    堂兄和叔父说圣人欲招他为驸马,可前两日分明又听三郎亲口否认了太子所说,看来当日在曲江池畔他说的确实是真的,他并不愿意做驸马。也是啊,娶个最得陛下娘娘宠爱的公主,听上去挺美,可却是只能娶回去供着,哪儿像是过日子的样子。小叔谢俭也是说天家有意,可也没提到过三郎有心啊!

    “春儿,你说说,你觉得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觉着,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他了……不,现在看来,似乎从来就没有真的懂过他!”

    “娘子说的他,是谁啊?”

    春儿嘻嘻一笑,可一看娘子羞恼要发火,赶紧接着道:

    “啊,娘子是说秦侯?嗯……他是大唐第一才子,还是个威风的不得了的将军!”

    “这我知道,我不是问你这个!”

    “啊?那娘子问的是什么?”

    “我是问……哎呀!就是……他……他对身边的人,究竟是怎样的?”

    春儿皱着眉毛想了半天:

    “很好啊!奴听他身边的大个子莫山说,秦侯在秦家庄府上,不论对哪个下人僕佣,都没半点家主族长的架子,哪个下人在秦侯面前都不用胆战心惊的。就这个,莫山的阿耶,哦,就是秦府的管家,还说过秦侯好些次呢。可秦侯总是听着的时候点头称是,等转过身,还是老样子。”

    “这样?那秦府里岂不是没了上下尊卑,那还不乱了套?”

    “不会啊,莫山说,去年秦侯落水昏迷之前,其实也极讲规矩论尊卑的,可当时大家既可怜他自幼没了耶娘,又对他迂腐不堪死要面子活受罪满心不屑,对他又怜又怕。之后秦侯就像是变了个人,对大家都极随和,下人们对秦侯就慢慢地变得是又爱又敬。”

    “……这样啊。也难得怪他,他自幼丧母,少年丧父,整个秦府就他带着个小meimei,难免没人教他大家族的规矩,他对下人如此,对妾侍也是如此。”

    “啊?那这样难道不好吗?莫山说,大家都喜欢秦侯呢!”春儿有些迷糊了。

    谢清仪叹了口气:

    “不是不好,他心地念想都是与人为善,这当然是好的。可却缺失了上下尊卑,日后家业大了,人多了,难免会有人心生昵想,生出乱子。……嗯,我得帮帮他!”

    说到这里,谢清仪猛然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想到他自幼双亲亡故无人教导,孤零零的长大,心中又是一阵酸楚怜悯,顿时生出了一股挽救误入歧途的失足少年的强烈责任感,似乎从心底里迸发出一股母性的光辉来。

    春儿却苦着脸道:

    “怎么帮?娘子不是都与他裂帛断交了嘛……”

    清仪一听登时一呆,心中升起一片后悔,嘴里却是嘟囔着:

    “谁让他当时那般没头没脑的,事后也不来与我好生解说……反正就是怪他!”心里却是开始琢磨着找个怎样的借口,才能既不落颜面,又能与他再相见。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一阵脚步声,一个婢女跑过来道:

    “娘子,二郎闹着要去明州应募,夫人劝说不下,让你赶紧过去劝劝呢!”

    “明州应募?应募什么?”

    “是在县衙门口张贴的一张明州刺史府的告示,说是招募刺史府和明州四县六房吏员。凡自认能担任六房事物者,十日后到明州参加考核,通过就可进入刺史府或者是明州四县府衙任事。二郎看到了,回来就嚷嚷着要去应募呢。”

    “明州招人?刺史府?”

    谢清仪一听顿时眼睛一亮,方才还在头疼,怎样才能正大光明的接近他,挽救他,这岂不就是一个好机会?

    可自己一个女子,怎能出头到刺史府衙做事?

    忽然想起他曾经说的,《金楼子》所说的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他不是说,那个祝英台假扮成男子,居然与梁山伯同出一室,三年都没被发觉吗?那我好生装扮装扮,赶紧练习一番,装作男子前去应募,区区刺史府六房的事物还难不倒我。这样岂不是就能与他朝夕相处,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他,挽救他?

    妙!就这么办了!

    谢清仪想着,大觉刺激,简直有些迫不及待了!

    “嗯,我这就过去,二郎也真是的,才十五岁的小孩子家的,去应的什么募!”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