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目标:澳大利亚! (第2/2页)
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计划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朗里奇山和湾内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杰克森决心将新咯里多尼亚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朗里奇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岛上的工事深入地下,结合了天然地形和人工构筑,并以坚硬的天然花岗岩为屏障,不仅可以抵抗大口径炮弹和炸弹,而且开火位置都经过精心选择,可以交叉掩护,没有死角。 各阵地之间都有交通壕联络,可以避免遭到孤立。 除此之外,各阵地与伏地堡都有反射口,即使队穿过防线也会遭到射击。以朗里奇山阵地为例,整个内部几乎完全挖空,筑有的坑道有9层之多,除了射击阵地之外,还有居住区、野战医院、储蓄室,可以保证守备部队在完全孤立的状况下作战,堪称新咯里多尼亚岛版的马其诺防线。 此外,针对队的作战特点,联军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和反舟艇障碍,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还构成严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湾内地区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队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bsp;另外,杰克森很清楚必须孤军作战,于是将目标定位在能够尽量拖住队并造成队的最大伤亡。
为此,杰克森一改联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要求各级部队指挥官必须加强射击纪律,不在射程内决不轻易开火。 杰克森这一系列苦心经营,后来确实给队的进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新咯里多尼亚岛之战成为最残酷、最艰巨的登陆战役。 从bsp;2月bsp;2月bsp;随后的日子里,新咯里多尼亚岛联军又多次组织对马里斯马斯切岛队航空基地的空袭,至bsp;为压制新咯里多尼亚岛联军飞机的袭扰,队于bsp;之后,队在4月间又组织了4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从4月4日起,只要天气允许,中国第7航空队“劫夺”轰炸机几乎每天都对新咯里多尼亚岛进行轰炸,马里斯马斯切岛的“共工”轰炸机也不时加入对新咯里多尼亚岛的轰炸。 至bsp;由于联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队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收效不明显,对岛上2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而且联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遭到破坏的设施。 但是经过这种疯狂的轰炸,联军初步领略到了队的厉害,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主的防御工事。 新咯里多尼亚岛守岛联军由步兵澳大利亚第师、第2旅、步兵第英军卡切斯曼团担任该岛的主要防御。另外还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约7人,飞机20余架。 具体部署是:南部以朗里奇山为核心构成南部之主阵地,即朗里奇山地区,由bsp;北部为联军的第二防御地带,以湾内和北飞机场为中线,区分为东部和北部两地区,分别由bsp;新咯里多尼亚岛的守备队司令长官将杰克森比大多数美**官更了解中国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 中美蜜月期时,作为一名上尉,他曾经经常出访中国。这些旅行使他极为敬重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活力,并使他深信“中国是美国在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与之作战的国家”。 整个bsp;杰克森自己花了许多时间写信给他在新泽西的家人。他不指望能活过即将开始的战争,他的信中充满了丈夫般的建议和父亲般的规劝。 中将坦言他认为自己注定在劫难逃。“对我来说,哪儿将是我的坟墓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5月bsp;邱天峻计划bsp;因为特别担心联军空中攻击,所以每艘航母上只有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联军发现的可能,队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马里斯马斯切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劫夺”轰炸机和“共工”轰炸机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 编队并且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的前方组成搜索队,同时以舰载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反潜警戒。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队航母编队日拂晓到达了距东京东南bsp;此地距离最近的澳大利亚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联军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