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三十三章 封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封赏 (第2/2页)

了。那些官员其实也没有办法,他们的官职都是买来的。而且还只付了个首付,任期里还要加倍付款呢,这欠了皇帝的债,想躲起来也没有办法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躲是躲不掉的。如果皇帝真的要他们的命,最多再出血保命好了。

    好了,暂时也没有什么烦人的事情了。刘备现在除了在黄巾中挑选精干的自愿跟随他的兵卒外,便是打听各地黄巾军情。历史上他的恩师卢植惹恼了中官左丰,被下了狱,现在他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不多久,冀州战报先来了,卢植果然不愧名将之称,率北军及各地郡兵五万余人大败张角三十余万人于巨鹿,张角一路仓惶奔到曲周,据城坚守。至于颖川,可能太远,现在又是战乱,所以还没有消息传来。此时曹cao,袁绍兄弟,孙坚都在皇甫嵩朱俊麾下效力,这三国年间顶级的霸主都已经一一登场,只不过,刘备记忆中仿佛就在四五月间,波才大败朱俊,而后围官兵于长社呢。看来,还是自己混得好一点,刘备不由抿嘴微笑。

    不错,按军功,他应该是头一份了。现在各地战况未明,他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幽州一地黄巾。虽然幽州黄巾势单力薄了一点,可是好歹也是张角十大弟子坐镇哪。如此大功,朝庭肯定重赏,要竖立典型嘛!不过刘备也没有太高要求,往上小爬一下就可以了。

    洛阳城,身背紧急军报的信使策马急驰而入,边跑边疾呼:“幽州大捷!幽州大捷!涿令刘备率军大破黄巾韩忠,斩首俘获无数,幽州一地皆平!”

    纷纷往两边让路的洛阳百姓闻此讯息,不由大声欢呼。做惯了京城人,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对这个帝国的认同感及对平安日子的祈盼也是无比的强烈。就像后世的北京人关心政治一样,他们也是对天下大事关心得紧。见得幽州大捷,黄巾内乱平定,自然高兴得紧。言谈之余,又是纷纷讨论起刘备此人。洛阳旧人,自然记得当年那个衣袂飘飘,名动洛阳的少年。当年的刘备,也算是广有才名的少年才俊了,说起来,在某方面,比曹cao袁绍的名头还要响亮,只是曹cao袁绍家世无双,刘备的被关注力度没有曹cao袁绍等人强劲罢了。现在曹cao袁绍等人随军出征,未见消息,反而是刘备后来居上,已经建功立业了。于是刘备昔年旧事也一一被翻出而被广大洛阳市民津津乐道。

    只是当年谁也不知道,刘备当年差点就死在了洛阳城,若无宗正刘虞,若无清正耿直之士,刘备说不好就死在了****义与太监的阴手之下。当年言官弹劾刘备假冒宗室,这条罪名,一旦坐实,啧啧,刘备又不知道要穿越到哪里去了。铁定是腰斩弃市的下场。还好刘虞爱材,亲跑了趟楼桑村,搬回个大鼎,亲自把刘备抬进了宗谱,可以说刘备由此因祸得福,刘虞居功至伟,这份情,刘备也是默默记在心底,只待时机一到,便还了刘虞恩情。

    垂拱殿,皇帝刘宏便是再不耐烦,也得按捺下心思,细细听军士把幽州战事禀报完全。四千剿灭十万,虽然很夸张,虽然有很多大臣不信,但刘宏仍然选择了相信。当年李陵五千人出塞打匈奴近十万人,不一样也是牛叉得很?只是李陵没有粮草辎重的支援弹尽粮绝后才落败,而黄巾只是一帮泥腿子,哪里比得上匈奴人兵精将广?再说刘备麾下将士,可是有着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持的。是以刘宏信了。也不由得他不信,冀州地方官员报冀州黄巾四五十万,颖川也有数十万,南阳也有数十万,那幽州才说十万,那是最少的了。刘宏心中反而觉得刘基刘备比较厚道老实。不怎么狡猾。要是刘备知道皇帝这么想,只怕是要乐死,要说刘备不狡猾还差不多,那刘基,简直就是修炼千年的老狐狸了。

    刘宏一时想不起来刘备是何人,还是刘虞提醒后,他才知道,这现在立下赫赫战功的年轻县令,就是昔年他亲口收入皇室宗谱,亲封涿县县令的弱冠少年。知道这一切后,刘宏不由大喜,心下热血了起来。你们都说朕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简直把朕说得一无是处,但这次,这个朕亲手提拔的臣子,你们应该没话说了吧?朕还是有识人之明的。哼哼!

    调来刘备履历细看之后,更是欢喜,刘备历年考评都是优上,看来在涿县还是做出了一番成绩了的。这刘备,没有让他丢脸啊。大大长了他刘宏的面子。要是刘备不争气的话,刘宏只怕又要被大臣指责了,说他识人不明。。。。。。

    刘宏一收脸上喜色,故作姿态的咳嗽几声后,开口道:“涿令刘备,剿灭幽州韩忠,忠君爱民,功在社稷,理应重赏!”

    此言一出,群臣哑然无声,但刘备实打实的军功摆在这里,他们却是无法反驳。只是心中暗思,看来,这刘备是无可避免的要崛起了。

    PS:成绩很差,但不关大家的事,是我自己不争气。感谢各位还看着本书的兄弟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