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八十章 定辽东(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定辽东(六) (第1/2页)

    太史慈兵临辽阳城下之时,辽阳守将已经出发好几天了。太史慈扎下营后想在附近找些人问问辽阳的情况,却发现,辽阳方圆五十里内,居然找不到一丝人踪。太史慈得报,不由大为警惕,望向辽阳城的眼光,也渐渐凝重起来:“想不到,辽阳守将还有这种手段!”

    好在城中守将没有放火烧林,不知道是没想到还是没来得及。这倒是让太史慈大松了一口气。要是一把火把附近的树木给烧了,那没木头做攻城器具,太史慈就真的只能哭了。

    好吧,既然没什么空子钻,那就老老实实的伐术,做投石车,做云梯,等到差不多了,就开打吧。

    太史慈也是个性刚强之人,和赵云分兵,也不无隐隐与赵云比拼下的念头。当然,襄平城大,但赵云兵多啊。安营扎寨,遍撒斥侯。一切安顿下来后,太史慈才稍微松下一口气。在战争中的成长,才是最快的。几年前还稍显稚嫩的太史慈经过辽东战场的磨砺,如今也隐隐自有一番气度了。

    第二日一早,埋锅造饭后,太史慈便领兵出营,使人于辽阳城下搦战。公孙恭与李刚等人站在城楼之上,李刚道:“二公子,那城外领兵之人,可便是那太史慈?”

    公孙恭恨道:“正是此贼,居然阴魂不散,追到辽阳来了!”

    李刚沉吟道:“敌军搦战,我等若不应战,恐有失军心哪!”

    公孙恭似笑非笑:“那太史子义悍勇无双,你们谁想应战自顾去,反正我是不去的!传令下去,四门紧闭,严加防备!”说完拨腿就走。

    城外太史慈手搭凉棚,观望着城楼上无动于衷的守将,四周只有自家军士骂战之声。城中敌将倒是好耐性。太史慈心想,既然不敢出来,那就只能硬拼了。那青色的坚城,却不知道又要填进多少军士的性命。想到这,太史慈传令左右回营,而后一拨马首,纵马回到大帐不提。

    却说赵云在襄平与公孙度对峙,期间又有数度交手,奈何襄平城在公孙度的指挥下,齐心协力,防守得极为出色。有好几次幽州兵已经攻上城头,但不一会儿,便被数倍于几的辽东军活生生的挤下来。不错,就是靠着人多,活活把你给挤下来。赵云也攻上去过一次,只是他个人再武艺高超,面对着乌云般的箭雨,面对着黑压压的辽东军,也没有办法,孤军奋战了一会,在亲卫死伤殆尽后,也只好缒着绳子一跃而下。

    望着城头的喊杀声渐渐停息,赵云嘴角抽动几下,他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又失败了。襄平城下,又多了好几百自家儿郎的尸骸。不过,他相信,公孙度应该比他更不好过。因为,近身rou搏战中,每个幽州兵必定要拼掉四五个辽东兵。想来,辽东兵和公孙度集团,在面对幽州兵那浓郁的杀气的时候,也应该胆寒了吧?

    又是接连几天残酷的攻防战,双方都杀红了眼,幽州兵是为了平定公孙度这个“叛逆”,公孙度是为了自身的权利和身家,不得不拼。城上城下箭雨如云,每一次松弦,“呜”,“呜”声中,便是一大团黑云飞上天空。只是耗到现在,幽州弓箭手已经稳稳占住了上风。本身幽州装备就比辽东要精良,射程就算是远那么一点点,也会大大减少弓箭兵的伤亡。而襄平城孤城一座,又无补充,箭矢用完一枝便少上一枝,赵云却是补充源源不断。此消彼涨之下,公孙度的弓箭兵越来越少,给攻城的幽州兵带来的杀伤也越来越弱。公孙度急得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只是不停的征招城中青壮,然后发给他们弓箭,再赶鸭子似的把他们赶上城头,好在是自家防守,也不追求新兵的准度了,只要把箭矢射出去,保证能够维持一定规模的箭雨覆盖,就行了。

    这一日收兵回营,赵云独自坐在帐中静思,打了这么久,虽然军心可用,士气高涨,但老是在这里耗也不是办法。自己领军出征时,主公曾经独自交待过,让自己注意乐浪郡的三韩人,还有夫余人,高句丽人,这些外族都是狼子野心。按现在这种情况下去,公孙度自然是撑不了多久,但自己的军队必定也要损失不少。到时在这种情况下,拿什么去镇住那些外族?不得不三思啊。

    必须尽快拿下襄平城,而且还是在保留自己军队的战斗力的情况下。人类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认真思考了,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