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龙灵山 (第1/2页)
第249章龙灵山 八月十二日,一个看似平淡的日子里面,桂州永福县户案主事孙朋远在龙灵川发源地,灵山上举办秋游同学会。赵禳也被邀约中,欣然前往。 孙朋远算是在广南西路当中混的最好的一个胥吏,人在异地,却当上了户案这个油水充足的位置上,不得不说他能力让人可观。 灵山名字够响亮了,实际上却不是一座怎么大的山峰,在遍地高山的广南西路当中,灵山算是矮个子了。不过清晨的时候,雾气弥漫,再加上山峰秀丽,倒是有几分出尘仙山的味道。 “这山还道多么厉害呢!不过如此罢了!”随行而来的杨文广颇为失望的嘟囔着。 赵禳笑道:“仲容,岂不闻梦得先生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不就是眼前这事物吗?” 冯伸己笑着插口道:“杨将军你可能不知道,这灵山之所以叫灵山,是因为龙灵川经常被人发现龙的缘故!说不得一会儿,杨将军可能一睹这等世间难得一见的奇观!” 杨文广半信半疑,道:“难道这真的有龙?” 冯伸己想了想,也没有胆量夸口,道:“这个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每隔二三年,总是会有人在龙灵川那里看到一条长长的黑影扭动着身躯游动而过,初时有人言乃大蛇,但很快就有人反驳,因为那长长的黑夜隐约可以看到四足。故而民间传说这是龙!这条无名溪水和小山也因此而得名龙灵川和灵山。” 杨文广登时兴致勃勃。道:“这真的就该好好一看!” 赵禳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谈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大户出资修建了一座亭子,红柱青瓦,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几名士子打扮的青年在亭子中侯着,看到赵禳一行人,立刻迎出来。“学生们拜见祭酒大人!” 赵禳从阙月乌骓马上翻身而下,扶起为首者的,笑道:“几年没有见面,都高壮了!如果本王没有记错。你应该就是孙朋远、孙子悦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名字取的好!哈哈!” 孙朋远心中感动,道:“祭酒大人还记住学生,实在叫学生感动!” 赵禳笑了笑,一一扶起其他人,并且都一一说出这些人的名字,自然的神态无声无息的给了这些远在他方的士子一种亲人的感觉。 “这几年苦了你们了!”赵禳有力的捏了捏几名士子的手,无限感慨着。 平日在其他人面前,一副风轻云淡的胥吏,现在都禁不住眼中闪烁着泪光。没有人明白。没有赵禳,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的苦逼。人在他乡。自然处处受人压迫。幸亏广南西路士子不多,这才靠着能力和功名,勉强挤出头来。如果到了其他州县,怕是要被排挤的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了。 不过大家到底都不再是小孩子,心中感动归感动,理智还是很快就控制好情绪,心中怎么想就不知道了。表面上一行人把马匹栓在山下,派军士看守着,便是有说有笑的往山上而去。 到了山腰处,就可以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清新的气息叫人精神一振。竹林当中还有一条人工小径,过了小径便是一片草地,草地上修建有几座亭子。想来平日来灵山游玩的人,都往这里来。 此刻草地上散布着数百人,没有足够的地方做,没有关系,就带着油布铺在地上,跪坐着就可以了。事实上虽然到了宋朝,但对于跪坐,宋人并不陌生,反而是一种高端大气的坐姿。 见到赵禳进入草地,倾谈的士子都立刻顿住声音,坐着的士子也立马站起来。所有人都热情的朝赵禳打着招呼,赵禳虽然没有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但言谈风趣而不失亲热,叫不少人都心中生出亲近之情。 “祭酒,是不是该上台论说?”孙朋远走上前,压低声音道。 赵禳点点头,道:“麻烦你们了!” “这是学生等的本分!”孙朋远微微欠身,以示谦虚。 在草地,临近龙灵川的位置,已经用木板搭建好一个临时高台。 士子们见到赵禳走上高台,都慢慢静下声音,不用吩咐,已经很自然的聚集在高台下。 赵禳整理一下衣服,走上高台。高台上的赵禳,没有鲜艳的服色,喜欢简朴的赵禳,只是穿了一件灰黑色的猎衣,腰间缠着汉白绢腰带,腰带上挂着古朴的角质圆环,一双千层白底黑官靴。 上了高台上,并没有着急说话,赵禳先是环顾了一圈,这才开口说道:“很高兴可以见到诸君,你们都是本王的学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