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断案【上】 (第2/3页)
王还没有换衣服呢!你们说穿朝服好,还是公服好呢?” 朝服虽然叫朝服,但并非是上朝的时候穿的。在一些隆重的典礼,比如祭天啊!新年上朝啊!皇帝登基,皇帝升天之类的情况下才穿的,当然了,你硬是要上朝的时候穿也没有人说你什么。不过朝服因为是在隆重典礼上穿,故而服饰很鲜艳而庄重,袖子长的可以拖地,穿戴又繁琐。穿的是好看,但穿的人可是活受罪。 公服公服,又称从省服、常服,由右衽圆领袍、纱帽幞头、束带组成。官员平时办公,到衙门办事,穿的就是这种衣服。不过在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方面,明显就要比朝服差多了。 公孙玄虚近的赵禳多了,也会用一些后世的用语。一脸微笑的说道:“王爷这次出行是装逼,既然是如此,自然要穿朝服才好!” 冯伸己虽然不明白这装逼是什么意思,但承前启后,连蒙带猜,还是把这个词的意思琢磨得七七八八。“王爷,这会不会太过做作呢?虽然说事情都安排好,但却不能够让平民百姓知道!” 公孙玄虚不以为然的反驳道:“平民百姓知道个什么?咳!咳!而且王爷这样做,难道是害他们吗?” 冯伸己无奈的无声苦笑了下。 赵禳站起来,说道:“先生你注意一下休息吧!这次就坐镇衙门吧。朝服就朝服好了,只是又得活受罪了!” 公孙玄虚无奈的说道:“这病,真的……咳咳!” 冯伸己心中腹诽道:“咳死你的肺痨鬼!” 赵禳连忙关切的说道:“还不叫医师来?” 冯伸己插口道:“王爷,时间差不多了!” 赵禳点点头,对公孙玄虚叮嘱道:“先生注意休息。齐贤,你给本王说说安排的事情,看看有没有出错的地方!”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不是赵禳,虽然关切公孙玄虚的身体,赵禳还是一边和冯伸己交谈,一边前往寝室更换衣服。 花费了好半响,赵禳这才重新从寝室中出来。不得不说,朝服别的不说,一穿上就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王爷真乃人中龙凤也!”冯伸己立刻上前大拍马屁。 赵禳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你这家伙就会说奉承话,别废话了,走吧!” 冯伸己悻悻然的笑了笑,在前头带路。 穿上朝服后,赵禳没有办法骑马了。阙月乌骓马唯有委屈的留在马厩里面,赵禳坐着难得坐一次的八人大官轿,前头是十多名衙役开路,高举“肃静”“回避”“钦赐卫王”“广南西路转运使”等红漆金字的牌匾。八人大官轿两侧是四名挑选出来的高头大马,承着四名看上去。立刻给人一种威武感觉的武士。后面是四十名顶盔掼甲的王府侍卫。人人拿着花俏的礼仪长枪。不过随身的刀剑可是真家伙。 一行人前呼后应的前进着。 前头还有骑兵在高呼:“王爷听闻万民请愿,特来为万民解忧!” 还不是一名骑兵,是十多名骑兵,远途的百姓都禁不住赞道:“王爷真是一心为民啊!” 从来只是听说过百姓去找当官的诉苦,那里有当官的去找百姓问有没有苦楚呢?虽然做作的味道很明显,但这个时代的百姓,还真的就吃这一套。 如果这是虚拟世界,估计赵禳在民心这一项上。少说增加三个百分点。 赵禳一行人掐着点的来到东市口,这里是桂州城内最大的广场,当然了,这个广场可不是悠闲、优雅,每年斩杀死囚,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故而这里虽然大,但却没有人敢在这里买地修建房屋。谁想自家晚上闹鬼的?而且还不是什么好鬼,死在东市口的死囚要么穷凶极恶,要么就是冤枉到极点的,按照道家的话来说。这些鬼很猛的! 言归正传赵禳来到东市口,那头聚集在一起。把街道拥挤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入了城后,有大户派来的卧底主持,气势再起起来了。各种口号百出,就差没有喊打倒卫王之类大逆不道的口号了。 两头人已经接近了,前头的衙役也让开道路,在两侧列队。这些百姓好歹知道些厉害,虽然大户派来的卧底不停鼓动,但那喊口号的声势还是降了下来。 北宋统一南方后,留下来的数十年统治底蕴,可不是几个大户派来的卧底就可以撼动的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老者在请愿百姓和赵禳的八人大官轿之间插进来。二话不说就朝着赵禳的官轿霍然跪下,“砰!砰!”的几个响亮的磕头。“冤枉啊!王爷请为草民伸冤啊!” 请愿百姓一见这情况,也禁不住顿住脚步。毕竟他们都不是什么富家人,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苦哈哈。对于一看就是出身下层的了老者,那是很自然是生出亲近和同情之感。 赵嬴武站在边上,为赵禳掀开官轿的布幕,赵禳从里头钻出来,问道:“老汉这是什么了?请来吧!有什么冤情,本王自然为你伸张!” 说话间,赵禳还不嫌老者的肮脏,亲自扶起老者。让附近围观的百姓,都禁不住啧啧称赞。“这王爷看来是一心为民的啊!你看,那老者那么肮脏,好像乞丐那样,甭说是王爷这等贵人了,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见之也避开了,那里可能会亲自扶起老者的!” “可不是!想不到卫王殿下居然是这样的人啊!那老者好运气了,遇到卫王这样的青天老爷!” “这个可就难说了,如果卫王是好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请愿的?”有称赞的,自然也有反对的了。 不说围观的百姓怎么说怎么想,说回赵禳那里。被赵禳扶起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李泥匠,得了赵禳的许诺,李泥匠禁不住哭嚎一声,道:“王爷,你要为草民那可怜的女儿春娘做主啊!” “春娘?怎么那么耳熟的?” “我记起来了!那不是的吗?难道是真人真事?” “你可就落伍了,肯定是真人真事!不过听说里头的花花太岁老爹可是我们临桂县的县太爷啊!我看卫王是不会给这老者伸冤了!谁会为了一个已经死了个贱民,而得罪县太爷呢?” “可不是!俗话说的好,官官相护!唉!这世道……” 在赵禳的安排下,围观的人群当中,无数人指认出李泥匠的身份,同时表示出官官相护的意思。让本来感觉来了一个青天老爷的百姓,心中禁不住笼罩上一层阴霾。 赵禳轻声安抚了李泥匠几句,站出来,对请愿百姓方向拱了拱手。那些百姓登时诚惶诚恐的作揖还礼。 清了清嗓子,赵禳清朗的声音传的远远的。“诸位父老乡亲来桂州城请愿,本王也知道了!不过这里牵涉到一条人命大案,请诸位父老乡亲稍等一会可好?本王绝对不会拖延时间。你们也看了。本王可是亲自来迎接诸位父老乡亲的!” 赵禳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这些请愿的百姓那里还能够说半个‘不’字呢?有德高望重的,被推出来,对赵禳作揖道:“老朽等相信卫王千岁,就稍等一会儿。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