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赤旗书 (第1/2页)
天晚了,萧何告辞离去。 临走之时,还专门想阚媪道别。这也让阚媪对萧何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连带着看审食其,似乎也顺眼了一些。这也使得刘阚免去了一番责备,母子二人坐在斗室中,各自沉思不语。 陶盏里的灯油眼见着就快要到底儿了。 为了能节省一些,阚媪只用了一根灯芯。豆大的火苗子,忽闪忽灭,使得陋室中光线很暗。 “母亲!” 刘阚突然开口,“您识得字吗?” 阚媪一怔,诧异的看着刘阚,旋即又露出一抹骄傲的笑容,轻轻点头说:“倒是识得一些字。” “那秦文呢?” “什么?” 刘阚说:“我是说,您识得秦文吗?” 阚媪一蹙眉,不解的问道,“阿阚,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件事了?” “母亲,我想学识字!” 阚媪正在缝补衣衫,闻听刘阚这句话,手一颤,那针立刻刺破了她的手指,渗出了血珠子。 “母亲,您没事吧。” 阚媪把手指含在口中,吮了两下。 毫无疑问,刘阚刚才的那句话,着实让她吃了一惊。她高兴,同时又带着诧异的口吻道:“阿阚,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想起学识字了呢?以前娘让你识字,你总是不太愿意。” 核算着,这具身子的主人,还是个文盲。 这就好办了! 只要能糊弄过去,就不会再有什么麻烦。刘阚迅速想到了一个借口,爬过去坐在阚媪的身旁。 “娘,今天认识了萧先生,才知道这识字的重要性。萧先生也劝我说,莫做目不识丁的莽夫。孩儿听着萧先生的话,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所以才想着,和您说一说,我想识字。” 刘阚不识字吗? 当然认得字!可问题是,他认得的字,大都是后世流传的文字,和这个时代的文字差别甚大。 说穿了,他才是个真正的文盲呢。 阚媪似乎非常欣慰,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刘阚,仿佛自言自语的说:“我儿长大了,懂事了! 不过,你为什么要单学秦文呢?” “这个……”刘阚灵机一动,索性把原因都推到了萧何的头上,“娘,萧先生私下里和孩儿说,秦王统一了天下,怕是不会在循上古之制,封国而制。他还说,如果不封国的话,秦王一定会废除各国文字,统一使用秦文。孩儿觉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秦文学起来最有用处。 就算不统一文字,孩儿先学了秦文,再学其他文字,也不耽误,您说呢?” “目不识丁?目不识丁是什么意思?” “啊,这个……” 刘阚马上反应过来,目不识丁这个成语,怕是还没有出现在这个时代。他连忙解释说:“目不识丁的意思就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可能是萧先生的口头语,一般人都没有听说过吧。” “哦!” 阚媪连连点头,“萧先生果然是个有见识的人。娘知道的秦文也不算多,但教你识字,应该是足够了。不过,你学识字娘不反对,这武艺却不能落下。不管怎么说,那是保命的根本。” “孩儿知道了!” 刘阚答应着,目光却下意识的朝屋角的那个黑色皮囊看了一眼。 直到现在,他还没有弄清楚那皮囊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物件。不过直觉的感到,应该是兵器。 是什么兵器?能让母亲如此看重呢?竟然不离左右。 阚媪似乎看出了刘阚的心事,当下微微一笑,“阿阚,娘也知道,你一直想练习摇旗术。不过呢,现在还不行……你爹说了,什么时候你能把摇旗术的基本功练成,什么时候才能摇旗。 再说了,你年纪还小。虽说天赋秉异,可想要摇动赤旗,还差了一些。 当年你爹用了二十年时间,也未能练成摇旗术。不过凭借摇旗步法,倒也不愁那吃喝生计。 阿阚,如果你真想摇旗,那么就把你爹教给你的基本功练好。等时候到了,娘自会把它给你。” 刘阚是满头雾水,但表面上还不能露出什么破绽。 什么摇旗?那东西叫赤旗吗?十八般兵器当中,似乎没有听说过这玩意儿,究竟是什么样子? 而且,他那知道什么摇旗术的基本功啊。 至少这具身体留给他的信息当中,绝对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正苦恼时,阚媪从布包里翻出了一摞看上去年代颇为久远,也不知是什么动物的皮毛,交给了他。 “阿阚,这是娘家传的武艺,从不外传。你爹当年入赘到我家以后,这《赤旗书》就是他的了。现在,你爹不在了,娘就把这《赤旗书》交给你来保管。先练好基本功,在说其他。” 刘阚哦了一声,从阚媪手中接过了那所谓的《赤旗书》。 武林秘籍吗?原以为只会出现在小说里的情节,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还真的是够离奇。 不过想想,连移魂这样的事情都能出现,武林秘籍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明天,咱们去找亭长老爷,先把户籍的事情解决了,然后在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