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绿蚁醅酒言天数 (第2/2页)
搬下来,一前一后的进了客房。刘阚正坐在屋中,用一块粗布擦拭武山剑。看他那认真的样子,仿佛什么事情都无法打搅他。 灌婴也不啰唆,跑去找店家要了些木炭,还有一桶黑乎乎的东西。 “这是甚东西?” 程邈奇怪的看着那桶里东西,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也不知道!”灌婴说:“刚才我去找店家的时候,那主人卖给我的,说是叫做石涅,和碳是一个用处,能燃烧取暖。我看他也用这东西,而且又不算太贵,就买了一桶。” “几钱啊?” “这一桶一共十钱。” 灌婴一边说着,一边把那青铜鼎炉摆好,引着了火,放进几块木炭后,把那石涅也放了进去。一股很刺鼻的味道传来,让正在擦剑的刘阚一皱眉,抬起头看了过去,“好大的煤气味儿!” “什么是煤气味儿?” 灌婴茫然的问道,“不过这味道的确是不太好闻……程先生,烦你把那窗子开一下吧。” 刘阚这时候收剑入鞘,走了过来。 看到那木桶里的石涅时,忍不住微微一怔,诧异的说:“这些煤……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不是煤,是石涅!” 灌婴很认真的纠正道:“店家卖给我的,很便宜。我正想着用它温酒喝呢。”
石涅? 这分明就是煤嘛!只那刺鼻的气味,刘阚就可以肯定,这黑乎乎的石涅,就是后世的煤饼。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煤炭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吗?这倒是一个很惊奇的发现。 不过,既然用了煤饼,就要保持屋子里的通风。 刘阚帮着程邈推开窗子,风卷裹着雪花,飞进了房间里。 炉火熊熊,陶盆里的水也滚了,那酒壶里的花雕酒散发出一股醉人的香气,程邈灌婴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 程邈看着那酒液上泛齐的一层绿色泡沫,忍不住轻声赞了一句,“东翁的诗句,确贴切。” “咦?”刘阚奇道:“程先生怎知得这首诗?呵呵,当时因这首诗,我还被老唐好一番责备呢。” “诗由心生,何来那许多规矩?春秋战国五百年,风雅颂早已崩坏,上古诗篇也都随之失传。夫子撰《诗经》并不是要做出什么限制,而是为了正上古礼乐,后人却误会了。 东翁的诗,用于此情此景,再贴切不过。 呵呵,今有美酒,正可以助兴。窗外白雪,绿蚁红炉。三五好友相聚,岂不快哉?” 灌婴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阿阚兄弟,程先生这是要发癫啊。” 刘阚却笑道:“你这家伙,忒煞风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先生,我来敬你!” “我也敬你!”灌婴怎会错失这喝酒的机会,笑呵呵的端起了酒盏。 三人合着那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程邈一首南风,刘阚一曲楚辞。二人推杯换盏,灌婴在旁边推波助澜。 酒过三巡,程邈突然说:“东翁,可曾想好自己的命数?” 这花雕的后劲儿颇大,温酒更添酒兴。刘阚已熏熏然,闻听程邈询问,不觉笑了起来。 “先生,我命由我,不由天!” 程邈闻听,先是一怔,而后放声大笑起来。 “东翁此言甚妙,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 而旁边的灌婴,却流露出一种奇异的表情,“阿阚,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却也要知天数啊。” “天数?天数又是什么?” 刘阚忍不住笑了,“先生也说了,我本不存在,天数与我何干?我即天数,天数即我。” 以刘阚那谨慎的性子,清醒时万万说不出这样的话语。 也是这酒后失言,失却了往昔的那般小心。程邈闻听此话,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目光一转,落在了灌婴身上。 却见他,神情肃然,非常认真的看着刘阚,许久后举起酒盏,“阿阚兄弟,我敬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