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老罴营(二) (第2/2页)
处眺望。 从这里看,能看见滚滚东逝去的大河。此时的大河,远没有后世所见到的黄河那般浑浊。 水质很清,翻滚咆哮。 过黄河,就是贺兰山…… 贺兰山东南端,有一个在蓝天和河水映衬下,呈现出青铜色的侠骨。在后世,被称之为青铜峡。 相传是大禹王治水时,劈开了贺兰山,引黄河水北行。 刘阚站在高地,依稀可以看见青铜峡的影子。不知为何,心中却生出了万分的感慨,久久不语。 “仓令何故无语?” 陈道子走过来,站在刘阚的身后询问。 “道子,这山河壮丽否?” 刘阚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话,旋即沉默的看着那河水,又不再言语。 陈道子轻声道:“仓令可是担心此次上将军与匈奴的战事?” 刘阚笑着摇摇头,“上将军定然能取胜,这毫无疑问……我只是突然间想起了一些事情……也许在你们听来,是可笑而怪诞。” “也许并不可笑呢?”陈道子歪着头,看着刘阚说道。 刘阚一怔,扭头看了看陈道子。 “我笑六国,皆短视之人。” 刘阚眯起了眼睛,“今日我等在这里开疆扩土,可他日……这片土地,只怕会养出一头恶狼。” “恶狼?” 刘阚的话,有点天马行空的味道。 即便聪慧如陈道子,一时间也无法明白他的意思。 “呵呵,日后你自然会明白。” 刘阚似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说明什么,静静的走下山丘,牵着马,漫步在谷地的边缘。 风很大,拂动蒿草摇曳。 整个世界,仿佛都已经在这狂风中扭曲了似地。更使得刘阚的背影,看上去显得格外寂寥。
“道子哥哥,阚哥这是怎么了?” 吕释之拿着一块大饼,来到了陈道子的身边。 陈道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他轻声道:“也许在仓令的心中,埋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秘密?” 吕释之狠狠的咬了一口大饼,“有时候我也觉得阚哥很怪……唔,以前他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从那一次出事以后,他整个人都变得有些古怪。有时候,我觉得阚哥其实心里在害怕。” 陈道子一怔,“出事?出什么事?” “唔,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呢……” 对于刘阚的过去,陈道子并不是很清楚。他来到刘阚身边的时候,刘阚已经发家。而当时,陈道子是作为帮手抵达沛县,所以也没有过多的询问刘阚的过去。到楼仓之后,刘阚的身份和地位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知道他过去的人,也就越发的稀少,也不会有人随便谈及。 陈道子搂着吕释之的肩膀,“小猪,说说看?” 在河湾谷地休息了两个时辰。 过了正午,风渐渐的小了,刘阚下令启程。 车轱辘吱纽吱纽的响着,而经过了休息之后的士卒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行进的速度很快。 入夜之后,刘阚命蒙疾前面探路。 同时让灌婴率骑军散开,警戒周遭。任敖率领两组车兵,为后军压阵。 樊哙和屠屠各领两支百人队,成两行行进,护卫中军的粮草。这时候,风已经完全停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垂悬于苍穹,乳白色的光,让人感到心情格外的宁静。 这一路上,大家的速度很快,比日间风沙漫漫时的行进速度,至少提升了三倍。 李成说:“按照这个速度,估计丑时以前,我们就可以抵达富平了。” “甚好!” 刘阚扯掉了遮风巾,长出一口气,“下令三军再加快速度,到了富平之后,大家再好好休整。” 邵平立刻领命而去,老罴营的行军速度,再一次提升。 夜光光,照四方。 一支人马披星戴月,沿着大河行进,差不多在子时,已能看见富平县城。 “军侯,快看!” 吕释之策马来到刘阚跟前,手指正前方惊声叫喊道:“富平那边,好像有火光……” 刘阚抬头凝神一看,也不由得怔住了。 只见正前方,隐隐有火光冲天。伴随着隐隐约约的撕杀声,哭喊声传来,让刘阚顿生警觉。 这时候,蒙疾率斥候飞驰而来,在刘阚马前停下。 “军侯,富平遭袭,匈奴人正在攻击富平!” 哈,来得可真是巧啊。 刘阚凝眉,抬手摘下赤旗和铜盾:“屠屠原地结阵,守护辎重。任敖领车兵外围警戒……樊哙随我出击,蒙疾灌婴,随我杀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