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14章 天下第一大将军 (第1/2页)
万俟咏不知道赵兴跟对方交谈了什么,之前他听苏轼说过赵兴懂得蕃语,家里还有一个姬妾是语言大师,精通多国蕃语。所以对赵兴用蕃语跟蕃人交谈显得波澜不惊。赵兴与那蕃人交谈完毕,扭头叮嘱万俟咏:雅言,你领着衙役跟蕃长福克纳去钦点一下蕃人数量。 福克纳明白赵兴的意思,连忙起身:计司大人,请跟我来。 万俟咏晃了一圈,赵兴那里似乎还没有跟洋人交谈完毕,福克纳又将万俟咏请入自己的办公室,端上香茶聊天,万俟咏顺势谈了赵兴的想法,听说赵兴打算逐步将广州市舶司迁至香港,福克纳点点头,答:那里不错,伶仃洋可以行驶大船的航道实在太狭窄了,香港那个渔村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航道很开阔。就是道路不通,大批量货物恐怕运送困难。 万俟咏晃着茶杯,回答:今年我家大人打算动用二十万民工,在那条路上铺设四条并行的宽大道路。等路铺好了,货物运向内6也就方便了。 此外,我家大人还打算在那里大力修筑码头,大力展海运。今后货物运向内6主要靠海运,装上船,货船可以直接驶入扬州停靠我们内6的船如此一来,货物的吞吐量将大幅上升。所以你们无需担心路况,只要担心你们的供货量能不能跟得上。 福克纳若有所思的说:我现在只担心粮草,第一是阿拉伯海域的海盗,由于海盗sao扰过于频繁,我们的海船平均只有百分之七十能够安全抵港。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价值比较高的货物。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我们的货物品种比较单调,都是一些象牙玳瑁等等奢侈物。我们的供货量上去了。大宋国能够吃地下这些货物吗。 万俟咏胸有成竹地一笑。有意无意的透露说:我家大人正在组建广州水师,其中也打算雇佣一些蕃人,一旦广州水师成军,我家大人打算剿清南洋海盗,那样一来,你们运输的成本就要降低。货物可以选择的品种就多了,比如说镔铁。 我家大人说南洋的镔铁质量上佳,过去人们不会加工,对镔铁的需求量比较少,但我家大人打算在年末开始动用官府采购。这镔铁有多少采购多少。哪怕是矿石我们也要。 此外还有木材。南洋的木材有好多种,我们只要硬木,要么是枝条,要么是粗大的板材。我们同样有多少要多少。 福克纳精神一振,万俟咏跟他这么说,等于告诉他一条财路,他意味深长的笑着,说:枝条硬木你家大人打算造弓弩。板材,莫非他还要造船还有什么 福克纳说着,顺手拿过一个钱袋塞进万俟咏手里,万俟咏打开钱袋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颜色的晶亮宝石。他马上回答:宝石,我们现在地宝石贸易似乎方兴未艾。我家大人有一个珠宝行。打算退出各种各样宝石饰,今后宝石地需求量会很大很大。 另外,我们还需要战马与牛,我听说阿拉伯地战马很不错,耐炎热与潮湿环境,刚好适合广州我们需要大量的阿拉伯南部战马。这些战马价格都很高,相信会让大家满意的。 福克纳点头:如果广南市舶司肯动用国家武装力量帮我们进行护航,那么我们的商队风险将大大降低,从此后除了海浪,我们将不再恐惧其他地。这样一来,航海就成了一项收入丰厚而稳定的职业,会有很多人来投身这个行业,他们不再追求一百倍,七十倍的利润,如此一来,短途去天竺贩运一些东西,也就变的有利可图,货物的品种也会多样起来。 请转告你家大人,我会尽量挽留尽可能多的商人。但是,我们从不在意别人的承诺,而在意他的行动当今年秋季当信风刮起地时候,如果我们见不到水师护航,我想,大多数人会感觉到很失望。 万俟咏用力点头:今年秋季,你一定会见到我们地水师战舰,我这里向你们透露一下,新式战舰使用了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绝对可以让阿拉伯海盗毫无还手之力。 哦能透露一下吗福克纳听了这话,又拉开抽屉掏出更多地钱袋,里面装着更多更纯净体积也更大的宝石。 万俟咏摇头微笑。他其实对火药并不了解,这方面赵兴一直小心保密,而他刚才装作很在行的样子跟福克纳交谈,是因为他用了阿拉伯这个词,而不是用黑衣大食这个称呼。 黑衣大食是现在宋朝对阿拉伯的称呼,但如果来中国的时候穿绿衣服,他们会被叫做绿衣大食,以后那些商人穿白衣服来了,也被叫做白衣大食。万俟咏常听赵兴把那里称作阿拉伯所以他也用赵兴的称呼方式与蕃人交谈。没想到福克纳一听,感觉万俟咏对大宋以外的世界很了解,完全把他当内行了。 但万俟咏既然对火药不了解,无论福克纳出多重的贿赂,他依旧高深莫测的含蓄微笑,直到福克纳给出十袋宝石,万俟咏才稍稍松口:这种新式武器据说是火神与雷神所使用的武器这次我家大人制作的是软帆船,还需要雇一些蕃人cao纵软帆,教导水手你想知道这种武器,何必心急。 福克纳心领神会,连忙答应:我们的船在码头歇半年,水手们身上养的都生虱子了,我一定把那些闲置的水手都派出去,帮你们教导水军,顺便也上船见识一下那种新武器。 恰在此时,赵兴派人来招呼万俟咏,一名印度仆人躬身向万俟咏鞠躬,说:计司大人,赵经略大人已经巡视完了。正在门口等您。 万俟咏风度翩翩的站起来。福克纳抓起桌上的宝石袋,殷切的装入万俟咏怀中,万俟咏假意不知,东张西望的打量着福克纳这间办公室的布置,嘴里还没话找话:奇怪,你这官衙怎么跟我家大人喜欢地布置方法一样。 没人在意万俟咏地说法,等钱袋装完,万俟咏迈着官步摇摇晃晃的走出诸蕃馆,爬上了自己的坐骑,与赵兴一起往回赶。路上。赵兴一直望着他笑。等快看见自己的官衙了。赵兴突然问:捞了多少 万俟咏脸上装出毫不介意的神情。嘴角都快翘到天上,回答:十一袋宝石有些我还没细看。 赵兴又问:透露了多少内幕 万俟咏回答:那个蕃长同意派遣水手训练我们的船员,答应把诸蕃馆里闲置的人全部派出来。赵兴摊开手:见面分一半,我也不要多。给我三袋宝石就行了。 万俟咏rou疼的伸手入怀,哼哼唧唧的掏出三袋宝石递给赵兴,赵兴看也不看揣入怀中,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赵兴府内,帅范正等着赵兴,看见赵兴与万俟咏乐呵呵的进来,他抱怨说:你们两个还能笑得出来,大人。你招兵地条件是不是太高了。非要良家子,到现在军队报名地不少。可剔除了那些浮浪子,我们只招了11个人。大人,十一个人啊,难道我们要靠这十一个人打天下 万俟咏停住了脚步,吃惊地问:十一个人,这么少,全广州可有七十多万人口,广州外面整个广南东路也有七十万人口,怎么只有十一个人来当兵,莫非大人给的待遇还不够 帅范接着解释:够好了,禁军每天五十文,一升米,每月不过一贯五。但大人给的薪水已经到了六贯四倍于禁军,而且炭薪钱粮草钱一样不漏。 我们养一个兵一月已经花到了十贯,平常县中的书吏,一月也不过拿这么多薪水。薪水上面我们给地太丰厚了,可大人,虽然给的待遇丰厚,良家子却怕脸上刺字。我问你一下,他们说虽然大人不肯给他们面上刺字,但他们怕今后其他的官来了,非要给他们刺字,那他们只有逃亡了。 帅范在那里解释,赵兴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迎接他的仆人。 这几名仆人是在广州当地雇的,广州多民族混居,加上洋人带来的某些风尚,使得奇装异服非常盛行,比如炎热的夏天,男人们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