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湖阳靠山亭 (第1/2页)
“这块玉的质地温润,但却太过翠绿。据我所知并没有哪个玉坑曾经开采过这么绿的玉,并且自然界中的玉料基本不会有如此无暇的质地,对着灯光也看不出半点瑕疵来,所以可以断定这是块人工材质做的假玉,手段很高明。再看看这玉的雕工,菱角之处十分圆滑,几个角的弧度我刚刚大致测量了一下,完全没有差别,不像是手工打磨,倒像是机械水磨加工。而且从形状制式上看,和历朝历代出土的玉器相对照,也有很大差别,完全是个臆造的产物。综合来说,很明显你这块玉只是个化工材料的仿玉工艺品而已”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神州大地涌现出一片鉴宝的节目,各色各样的专家开始粉墨登场。眼前坐在台上评玉的那个老头,也是其中的一员。 听闻玉是假的,秦云毫不在意,这并非由于‘收藏第一,真假第二’冠冕堂皇的话,只是因为这块玉压根就不是他的,他既没想过要拿玉换钱,也不是做收藏的,是真是假自然就无所谓。 台上的那个专家为了观众的恶趣味着想,紧跟着便对上来拿玉的秦云问道:“这玉你花了多少钱得的?”如此问话,自然是希望秦云说出的数字越大越好。 可惜秦云并不让他如愿,轻巧的把玉往口袋里一放,丢了句“捡的,谢谢”,便扬长而去,丝毫不像鉴宝失败的人。 自从这选宝节目兴起之后,多少前来之人说起自己的宝贝,都一口咬定说是家传的,只恨不得让政府开个证明才好,像秦云这样张口就说是捡的,又一脸毫不在乎的神情,专家们却是少见。 走出了选宝节目的海选大厅,秦云的二姐秦如玉就迎了上来。 “怎样,怎样?值钱不?” 瞧秦如玉如此着急的模样,倒像极了一个财迷。说起这点,秦云就是满心的奇怪。按理说自家父母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都不在乎,足足生了二女一子才罢休,怎么就把二姐给培养成一个财迷了? “假的,听那专家说,可能连玉工艺品都算不上。咯,玉给你。”秦云耸耸肩,一脸轻松的说道。 但秦如玉却一脸的丧气,“假的你还给我干嘛,自己收着吧。唉,jiejie我还准备这块玉赚一笔,好还上几张卡贷呢!” 秦如玉比秦云大三岁,是他二姐,家中还有个大姐陪着父母身旁。今日大学放假,秦云出来闲逛,正巧碰上在这个城市工作的二姐秦如玉,说市里今日来了个选宝节目的摄制组,自己有块玉想找人鉴定一下,碰上这个机会,倒是省了一笔坚定费。秦云正巧没事,便陪着二姐一道来。排了挺上时间的队,总算是轮到秦如玉了,可事到临头又瞧上街边的小吃,一时嘴馋就让秦云替她进去。 现在听着二姐的抱怨,秦云问道:“姐,你花多少钱买的这玉,若是赔了,我卡里还有些钱,给你补上得了。”秦云现在虽然还在上大学,可自家父母每月给伙食费颇丰,他除了衣食又没有别的花销,却是存了不少。而二姐秦如玉倒是个大手大脚之人,一切自己看上眼的东西,恨不得全都搬回去才好。但秦家父母是个明事的人,知道秦云安稳,钱给的多些也无所谓,而女儿秦如玉全无女人的细心,生来就有大手大脚的毛病,非要在钱粮上好好扼制一下不可。所以自从秦如玉有一次买了个大理石雕喷泉景观回家后,就只能靠着自己的薪水度日了。 “这玉是捡的,没花钱。不过今日见到你小子,就不能轻易饶了你,非得吃你一顿不可。想想我们老妈,都什么年代了,还是那么重男轻女,每月给你的伙食费都赶上我的薪水了。” 听着二姐的抱怨,秦云一脸苦笑的辩驳道:“老妈哪里是重男轻女,要不是二姐你尽买些没用的东西回家,也不会惹得老妈一分钱也不给你。而且姐你现在的薪水也不低,怎么倒像是几天没吃饭似的。”自己这二姐什么都好,就是不会花钱,听人一掰话就要掏钱包。若是把她往商城里一送,不等她钱包空了,是绝对出不来的。 这时候天际上来了一片黑云,压得低低的,眼见就是要下大雨了。街上的行人也都加快了脚步,免的走的慢了就会淋着雨。秦云看自己和二姐都是两手空空,没有带伞,提议道:“要不我们在这歇会,等这片云过去再说。” 说起了吃,秦如玉可是半分钟也不能等,一边把秦云往外拽,一边说道:“走啦,走啦。一个大小伙难道还怕雨淋?再说了,这天气正热,淋上点雨也凉快些。” 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二姐拽着衣服,秦云也只好是跟了出去,看看那黑云,目前还在黑声轰鸣,一时半会倒还没有雨落下来。却是黑云中的雷声有些吓人,云层压的低,那雷声就像是在耳畔炸鸣一样。看着四周的高楼大厦,秦云并不担心会有落地雷打到自己,因为雷打高处,自己除非是长的百米以上,才可能有雷电光顾自己。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秦云刚想到这里,就见到一道霹雳,直落落的在一片高楼的缝隙之中打下,精准无误的打在秦家姐弟的身上。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秦云十分狠毒的诅咒了告诉他雷打高处的那位中学物理老师。 二日报纸缝隙之中: 昨日我市有两位市民被雷电击中,不知所终,望有关部门及单位在这雷雨季节做好防雷防电工作。 ~~~~~~~~~~~~~~~~~~~~~~~~~~~~~~啦啦啦,一条分割线!~~~~~~~~~~~~~~~~~~~~~~~~~~ 三里楼台,十里庭院。 江楚朝的文人多有用此句来形容繁华江南景致的,但这句话放在湖阳却不是用来形容某处街市的胜景,而是说秦府的富庶。 湖阳地处水陆二道的咽喉,陆是四郡交汇之所在,水则有一江两湖。所以天下便有这么个说法,天下之商十之三四皆在湖阳,说的便是湖阳一地商旅之多,金银之富。 而在湖阳境内则还有句俗语,叫做‘湖阳半城尽属秦’。俗语中的这个秦字便是湖阳秦府,其中虽有些夸大,但秦府之财便不是富甲天下,也差不得多少,端是一个金银之所在。 但是人之事皆无十全,总得缺上一二。秦家虽然富庶,历来子嗣却都不丰。数代以来都是独苗单传,而这一代的秦家之主,更是入赘而来,更名改姓为秦易将,皆因上代秦家只有一位小姐,并无男丁,不得已只好寻个入赘之婿。 秦易将虽只是秦家的入赘之婿,但在上代秦家之主死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把秦家全交给了秦易将,而秦易将本人也的确有主事秦家的实力。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趁着江楚王朝日暮西山,国势不稳之机,将整个湖阳打造成‘只知湖阳有秦家不知此郡有太守’的私家之地,世人私底皆言秦易将此人确是个一方雄才。 在离秦府一千七百里之外有一处靠山亭,因地处湖阳郡与万山郡的交界处而得名。靠山亭只是一亭之地,亭中多是山中猎户,衣食尚且恰恰,并无一户富庶。除了和秦府同处湖阳郡外,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的两个世界,可是这一天亭中却来了辆秦府的马车。 驾车的是两匹高头大马,亭中的猎户们平日里见过不少林中虎豹,这般大的马驹却没见过,看亭中来了这样一辆马车,都十分好奇的远远的打量。有认识字的见到马车上的插旗,和身边的人小声的嘀咕道:“秦家?莫不是湖阳城的那个秦府?” 对于这些猎户来说,秦府向来都只是听过,高高在上让人仰视,如今便是看见了秦府的马车,也不敢太确定。 “大头,你小子斗大的字还不认识一箩筐,莫要看错了。秦府的人到我们这小地方来做啥?”亭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稍微认识几个字的大头,一开口嘀咕,就有人笑道。 被乡亲这么一笑,大头也不恼,而是说道:“秦家在镇子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