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能不能把我调回官府? (第2/2页)
不错!咱们立刻去找七叔,只要他和吕学正一谈,嘿嘿……”苏胜徒然一喜,冷笑起来。 “哈哈,好!”苏华也是阴阴一笑,连忙跟上。 与此同时,县文院大殿。 苏林和吕意并肩而行,正随意聊着天。 “……不好意思啊,苏林,先前没有告诉你,我爹是文院的学正。” 吕意依旧是男子打扮,只是这时,却略带歉意说着:“其实我早就想告诉你,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这有什么?你又没有做错,”苏林倒不在意,笑道:“咱们交朋友,又不是交关系,我要知道你爹是谁干什么?” “呵呵,你说得对!”吕意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又道:“不过,现在既然你知道了,昨日童子试判卷的情况,我也可以和你说说,你想不想听?” “哦?童子试判卷的情况?”苏林奇怪道:“你怎么知道?” “你的卷子,其实就是我爹判的,昨天放榜,他认出了你的成绩,才知道你叫苏林,还在家里夸赞你呢。”吕意笑了笑,又道:“我听了顿时想起你来,缠着我爹多说了几句,才知道你不但作出了一言真文,而且还是墨义全对,无一错漏。” “哦,”苏林这才恍然,顿时来了兴趣:“你爹怎么说的?” “他当然说你是天才,不过,方院君似乎对你不是很满意,所以即便你墨义无错,依旧只给了乙上,”吕意说着,提醒道:“方院君书法造诣十分高超,眼光自然就十分挑剔,你以后一定要勤奋练字,不然他恐怕还会给你小鞋穿。”
“原来如此,我说我墨义怎么才是乙上,原来是字写的太差!” 苏林恍然大悟,却又无奈苦笑:“练字需要大量时间,我原先若是真分心去练了,恐怕墨义也就不可能无错了。” “那倒也是,”吕意也了解些苏林原先处境,不禁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既然进了文院,就没那么紧张了,慢慢提升书法水平,并不困难……”说着,吕意突然问了一句:“待会分班,你不如就到我爹班上来吧?” “嗯?”苏林一愣:“还要分班?” “你不知道?”吕意一怔,旋即解释着:“每届文院都有一百位童生,每人真意都有区别,对儒家认识也各有不同,当然不可能让同一个人来教导。” “不过,咱们县文院只有五位学正,所以就分为五个班,”吕意将五位学正的底细一一道出:“我爹擅长儒家‘仁’之真文,而何学正则是‘义’,荀学正是‘礼’,朱学正是‘智’,苏学正是‘信’,而这还只是儒家真文的五大纲领,随着真意修为越高,真文分类还会更加精细。” “还有这些门道?”苏林颇为惊讶:“你不说,我怕是随便就选一个老师了。” “咱们真意修为浅薄,就像是一张大白纸,与诸类真意都是契合,其实是可以随便选的,只有以后真意修为渐渐深厚,才要注意选择契合自身真意的真文参悟。” 吕意随意道:“比如我爹参悟儒家‘仁类真文’最多,自身真意就越接近于‘仁类真意’,参悟儒家‘仁类真文’的效率也就越高。” “不过,高阶真文往往都蕴含了‘诸类真意’,并不能简单的用这五大类划分,即便是我爹参悟‘诸类真文’,得到了从属于‘义礼智信’的诸类真意,也必须耗费时间将其融入自身真意,否则时间一长,自身真意就会产生出杂质,影响到将来提纯、进阶。” 说着,吕意面色渐渐凝重起来:“不过儒家‘诸类真意’,虽然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融合的,但若你去参悟兵家、道家真文并得到其中真意,那你自身的儒家真意一旦与其产生冲突,就有可能导致意海崩溃,这一点,你一定要注意,毕竟真意修为的提升,贵在精而不在多。” “嗯,仁义礼智信,真意要分类提升……我明白了,贪多嚼不烂,难怪要分班学习。”苏林点点头,他来文院,就是想学习提升真意修为的技巧,这时自然暗暗记下。 不料心中刚有些想法,他又忽的一怔:“你刚才说什么……还有一位苏学正?” “苏学正?对了,他也是苏族的呢,名字叫苏明,”吕意听了,回答道:“不过他虽然真意纯白,但是考秀才却屡次不中,在咱们文院做学正已经好些年了。” “真意纯白,那起码也是童生……”苏林嘴里念叨着‘苏明’两字,心中有些奇怪:“可是昨天宴席之上,子榛介绍中似乎没有这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