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系统_三国资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资料 (第4/4页)

尉,

    右京辅都尉丞。

    2,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原为将作少府,本是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主要是掌治宫室。

    将作大匠的官员:

    将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银印青绶。

    石库,

    东园主章,

    六章长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长秋

    大长秋是**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风

    右扶风,原名为都尉,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为内史或是右内史。是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6,左冯翊。

    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

    郡国的编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国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国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长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邮,

    郡府属官:

    主记事掾史,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主记。

    奏事掾史,主奏议事。

    少府史,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主侍卫。

    府门亭长,主守卫。

    门下议曹史,主谋议。

    门下掾,杂务人员。

    门下史,杂务人员。

    门下书佐,杂务人员。

    门下小吏,杂务人员。

    民政官员:

    户曹掾史,主民户,祭祀,农桑。

    田曹掾史,主垦埴畜养。

    水曹掾史,郡国水利人员。

    时曹掾史,主时节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内财物,尾数之检核。

    财政官员:

    仓曹掾史,主仓谷事。

    金曹掾史,主货币盐铁事。

    计曹掾史,主上计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员: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转运事。

    政法官员:

    贼曹掾史,主盗贼事。

    塞曹掾史,掌边塞之职。

    贼捕掾,主捕盗贼。

    决曹掾史,断罪决狱。

    辞曹掾史,主辟讼事。

    交通官员:

    督邮掾,主奉诏系捕,录送囚徒,催租点兵。

    法曹掾史,主邮驿。

    漕曹掾史,主漕运粮草事。

    教育卫生官员:

    学官掾史,主郡学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学经师,主教育。

    文学史,主教育。

    医曹掾史,主医药事。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西域都护府官吏:

    西域都护,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护副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护丞,

    西域都护司马,

    西域都护候,

    西域都护千人。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与县同一个级别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国是侯国;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内有少数民族居住的称为道。

    县官员:

    县令,秩俸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县长,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辖县内的所有政务。

    功曹史,总揆众事。

    县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县军事。

    县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县府门长,官众事。

    廷掾,督乡事。

    主记室,管文书。

    少府,主财用。

    门下游缴,

    门下贼曹,主兵卫。

    门下议曹,参议诸事。

    门下掾史,

    闾师。

    县佐,

    县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

    汉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官治安。

    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秩俸百石以下。

    汉朝郡:名称治所

    京兆尹,长安

    右扶风,长安。

    左冯翊,长安。

    河南郡,雒阳。

    东郡,濮阳。

    颖川郡,阳翟。

    汝南郡,平舆。

    沛郡,相。

    南阳郡,宛。

    琅琊郡,东武。

    东海郡,郯。

    会稽郡,吴。

    豫章郡,南昌。

    南海郡,番禺。

    交趾郡,赢偻。

    日南郡,西卷

    蜀郡,成都。

    益州郡,滇池。

    武威郡,姑藏。

    张掖郡,觖得。

    敦煌郡,敦煌。

    太原郡,晋阳。

    涿郡,涿。

    西域都护府,乌垒。

    渤海郡,浮阳。

    辽东郡,襄平。

    乐浪郡,朝鲜。

    爵

    高祖未称帝时,杂用六国旧制对有功将士封爵,名目不一。汉朝建立之后,沿用秦二十等爵。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秩禄

    汉以石数为官员品秩的名称。石就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约相等于现代的四十一公斤)。汉朝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万石不在秩级之内。

    西汉官秩月俸简录(斛=石):万石:350斛,金印紫绶。中二千石:180斛。真二千石:150斛。二千石:120斛。比二千石:100斛,以上银印青绶。千石:90斛。比千石:80斛。八百石与比八百石禄同千石。六百石:70斛。比六百石:60斛,以上铜印黑绶。四百石:50斛。比四百石:45斛。三百石:40斛。比三百石:37斛。二百石:30斛。比二百石:27斛,以上铜印黄绶。一百石:16斛。斗食:11斛。佐史:8斛。

    西汉时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约十数钱,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约七十万钱,县令月俸7万二千钱到十四万钱不等。可知西汉的官俸十分丰厚!较之明清,一品大员年俸不过一百二十四两银,折钱十八万六千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