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12章 手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手雷 (第2/2页)

要造一批手雷,可以用在近距离作战时,点燃了扔到敌人堆里,造成大面积杀伤效果。当然,也可以造略大些的,用弩炮或床弩发射出去,攻击距离更远。现在宋军和元军的交战主要是海战,而海战除了远距离攻击,主要是近战,就是靠帮后跳到对方船上撕杀。这时,弩炮就可以远距离投送大个的“手雷”,而近战时,直接把小型的手雷投掷到敌方的船上,那效果一定是震撼人心的。当然了,守城时,这手雷也是防守的绝佳利器。

    赵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发别的武器,现在趁着元军的船队刚刚损失过大,没有力量向宋军发起反击,短短的时间里,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他计划着,等在海南岛站稳了脚步,再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发一些适合古代作战的大利器,到时,反攻大陆,把蒙古人赶回草原上,那就容易得多了。

    手雷的制作放在了第一位,李有在赵昺的指导下,对硝进行提纯,然后,按配方比例制成火药,再结合孙照带领众匠师铸成的弹体,配合马全,最后组装成一批成形的手雷。只是可惜宋军的铁料本就不多,赵昺只好把破损而无法修补的兵器拿来,重新回炉打造手雷。

    这段时间里,赵昺一边等待着海南岛上张世杰的消息,一边指示苏景瞻从军中挑选一些身高力大的兵士,亲自指导着他们训练投掷手雷。而朝堂上的事都交给了文天祥和陆秀夫两人cao心。本来朝堂上的事,他就不明白,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

    苏景瞻,苏刘义的儿子。这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当下又坐到了尚书的位置上,也可以说年轻有为。当然了,因为他年轻,所以,赵昺更愿意让他来做自己的助手。年轻人还是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自从苏景瞻亲自试投了两颗手雷后,被手雷的爆炸威力深深的惊呆了,从此以后,他就开始琢磨着手雷在各种战斗过程的使用方法,不想,从此以后,大宋军中诞生出个手雷使用专家来。

    没几天,吕氏两兄弟严格按照赵昺的要求,造出一大批弩炮的标准件来。反正岛上也不缺树木,再说,还有那么多的破船可以拆了用,那造船的可都是极好的木头。接着他们在战船上试验性地安装了弩炮,每船安装四门。弩炮固定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基座上,便于全方位地向敌人发射。而吕烯燃更是在弩炮的间隙中加装了床弩。床弩上也做了些改进,加装了手摇转轮和棘轮机构,手摇转轮转动时,拉动动滑轮组,上弦虽说慢了点,可是节省了人力。棘轮锁定弩弦,装好弩箭后,用力砸下机括,弩箭就可以发射了。只不过吕烯燃在弩箭上加装了手雷,那弩箭往往发射出去后能稳稳地插在敌船上,手雷爆炸的效果更大。而且弩箭相比弩炮,射击精准度更高。

    当试射弩炮时,赵昺更是亲自指导,教给这些炮手们如何瞄准,如何利用增减配重块控制投射距离。只是那大个“手雷”爆炸后的动静更为夸张。苏景瞻看过弩炮试射后,沉思了一会儿,对赵昺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弩炮虽与手雷相近,但投掷方式和弹体大小都不同,而且响声和威力更大。臣以为应和手雷有所区别,不如唤着震天雷,如何?”

    赵昺一听,想都不想,马上就答应下来了。本来嘛,反正这东西都是初级阶段的武器,你爱叫啥就叫啥。等将来,造出威力更大的家伙来,有让你惊喜的时候。

    赵昺有时间就会往那个所谓的“大宋兵器研发所”跑,当看到制造各类东西的效率不高时,马上传来宫勇,让他召集大家开会。在会上,赵昺又详细讲解了“流水线”原理。这样一来,各部门的制作效率大大提高。

    赵昺天天和一帮子匠师们混在一起,引起了文天祥和陆秀夫的不满。文天祥更是瞒怨陆秀夫没把学生教导好。陆秀夫没有办法,只好找到了赵昺:“陛下,你不能每天不理朝政,只注重那些奇技yin巧。况且陛下天天和那些低浅的匠人混在一起,有**份,有失国体。陛下还应该多读圣贤之书,打点朝政,引领群臣,以振兴朝纲。”

    不想赵昺一句话就项了回去:“朕只是一小孩,全然不懂朝政。况且,朝庭养活着这许多大臣何用?不就是帮朕管理国家吗?”

    看着陆秀夫一时无话可说,赵昺又补了几句:“再说了,朕现在发明创造,也是为了挽救大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更加先进的武器,才能更易战胜敌人,也能更大限度地减少我方将士的损失。咱们现在人可是不多呀。你怎么能说是奇技yin巧呢?没有这些工匠们,谁还能造出保护大宋的利器来?怎么能说是他们下贱呢?老师,您这不是连朕也骂上了?”

    陆秀夫自背了赵昺投海后,总觉得在赵昺面前理亏几分,现在让赵昺这么一说,更是再也无话可说了。

    好在过了十几天,张世杰终于派人送来了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