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四章 群雄并起 (第2/2页)
统领,典军校尉曹cao,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逆贼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 狼戾不仁,残害生灵,罪恶冲积,人神共愤! 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于兖州陈留郡,誓欲剿灭逆贼董卓,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望各州郡仁人义士,檄文到日,速来陈留相助,cao为吾皇,为大汉千万百姓叩首拜谢! 矫诏写好,曹cao令人连夜雕刻成木版印模,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刷刷的印。印到百张,便叠成一叠,令一什人马前往指定州郡张贴,誓要把大汉洛阳以东八州数十郡全部贴遍! 曹cao没想到这本宗的兵马还没到,就开始有人来投他了。 一般的精壮之士就不说了,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cao。又有一个山阳钜野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cao。这两人都是先天境高手,把曹cao高兴坏了,都留在帐前听用。 不出一月,同宗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还有许褚等嬴姓本宗家臣,各自都领着招来的人马陆续来到陈留,曹cao手下的兵马逐渐达到四万余。 曹cao矫诏发出去后,各州郡陆续有刺史太守回文,言欲与曹cao共讨董卓。 年节将近,曹cao便与各镇诸侯约定,来年正月二十一日,在陈留郡酸枣县会盟。 年节一过,各地相继起兵,赶往东都洛阳附近。其中,渤海太守袁绍领兵三万、上党太守张杨领兵两万、河内太守王匡领兵两万总共七万大军,驻扎司隶校尉部河内郡。 陈留太守张邈领兵两万、兖州刺史刘岱领兵一万、东郡太守乔瑁一万、山阳太守袁遗一万、广陵太守张超一万、济北相鲍信两万和典军校尉曹cao领兵四万,总共十二万,驻扎在陈留郡酸枣县境内。
豫州刺史孔伷领兵两万驻扎颍川郡,后将军袁术领兵四万驻扎在南阳郡鲁阳县境内,冀州刺史韩馥则在魏郡统筹粮草。 各路诸侯将大营扎好,安排好一应事宜,便带着亲卫赶往酸枣会盟。大家可能要问,孙坚呢?对不起,演义里都是骗人的,孙坚现在还在长沙练兵呢,后面自然会来,但是现在是绝对是不在的。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二十一日,各路诸侯首领齐聚酸枣会盟。 这会盟总要选个盟主出来,曹cao倒是想当这个盟主呢,但他嬴姓本宗在朝廷里最有权力的也就张让、赵忠这些宦官了,十常侍在时,那自然是权倾朝野,但是曹cao也不敢借用他们的名气啊,他们名声实在是太臭了,何况现在还被被一锅端了呢。 汝南袁氏现在可谓权势熏天,老一代三公里面占了两公,第二代不是九卿就是太守,董卓都顾忌他袁氏,这盟主之位自然只能是袁氏来当了。 汝南袁氏在场的有袁绍、袁术和袁遗三个太守,袁遗不是袁氏主脉的嫡裔首先可以排除,就剩下袁绍和袁术了。按道理是应该选袁术的,因为袁术是袁氏主脉嫡子,袁绍只是个庶子,再说袁术现在还挂了个后将军,职位也高于袁绍。 但是曹cao在这里耍了个小心眼,偏偏就推举袁绍,原因吗,就说袁绍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董卓的。 袁术被这冷枪一捅,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但是他不能反对啊,私底下兄弟关系和不和睦,那是他们袁氏自己的事情。但当着这么多诸侯的面拆他亲哥哥的台,那就是他的不对了,回去绝对要被老头子骂,他只得忍气吞声的举双手赞成,其他人自然是不会反对的,于是众人一致推选袁绍为盟主。 这名不正则言不顺,袁绍直接自封为车骑将军,这下他总是所有人里面官职最高的了,然后又给曹cao一个安慰奖,封了他个奋威将军。 选好盟主,接下来就是盟誓了。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各路诸侯慨然而上,焚香祭拜天地。盟誓曰: 汉室不幸,皇纲失常,逆贼董卓,兵逼洛阳。 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肆意张狂。 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至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皇天后土,祖宗神明,实皆鉴之! 誓毕,众诸侯割手歃血,尽撒于一碗中,兑酒共饮之,以示歃血为盟。而后升帐议事,袁绍开言道:“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诸侯皆曰:“惟命是听。” 袁绍环顾左右,一脸严肃的道:“今既已结盟,各位应戮力同心,奋勇前进,不得懈怠。” 众诸侯又一起应了。袁绍这才下令道:“令各路诸侯,于二月一日一同发兵,进攻东都洛阳,不得有误。” 众人皆拱手应命,袁绍起身拱手道:“诸位各自回营准备吧。” 群雄闻言,假假的表了一番决心,言必同时出兵,剿灭董卓,匡扶汉室,然后便各自散去了。 其中有没有真心是要匡扶汉室的就不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