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柿子要挑软的捏 (第2/3页)
朋那匹照夜白,许仪那匹黑龙! 都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等闲人家莫说养两匹这样的马,就算是一匹普通的战马,都会困难。可邓稷的身边,不禁有两匹价值千金的宝马,每一个扈从胯下坐骑,都不那么简单。 这样的人,谁还敢小觑? 冯超又生出希望,也许这新任的海西令一家,真能令海西平定,为他的父亲,报仇雪恨…… “潘壮士,随我来。” 冯超说罢,领着潘璋从后院墙的一个缺口跳进去。 迎面就看到周仓正坐在不远处的回廊之上。他连忙上前,向周仓行礼。 而潘璋看到周仓的时候,也不由得暗自吃惊:这黑厮,好强的杀气……一个小小县令,竟有此等人物相随吗? “周叔,这位是公子请来的客人,我带他进去。” 周仓看了潘璋一眼,心里不由得一咯噔。 他能看得出,潘璋武艺不差。 只是有点想不明白:公子未免也太神奇了些。出去走一趟,就带回来这么一个高手? 他点点头,摆手示意冯超带潘璋过去。 冯超又行了一个礼,这才和潘璋走开。 “那是什么人?” “公子唤他叔父,想来是公子的家将。” “那公子又是什么来头?” 冯超搔搔头,“说起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不过看公子他们的气派,恐怕也不是等闲之辈。” 潘璋心里又是一动,不禁打起了小算盘。 曹朋绕过后院墙,来到了县衙大门前。 胡班正指挥几个人,在县衙大门口竖栓马桩。原来的栓马桩已经不能用了,必须要换一个新的。 两个穿深灰色衣服的男子,正在修缮大门。 曹朋上前,“哪儿来的匠人?” 胡班连忙回道:“公子,是西里王成王先生,带来的匠人。” “王先生?” “哦,听说住在西里,似乎在海西颇有些威望。他听说老爷上任,一大早便来拜访,还带来两个工匠,说是帮咱们把县衙大门修好。此刻正在花厅和老爷说话……您看,他来了!” 曹朋顺着胡班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中年男子,和邓稷说笑着一路走出来。 “友学,快来见过王先生!” 看到曹朋,邓稷便招了招手。 “这是我的妻弟,此次随我一同赴任。”说着,他又向曹朋介绍道:“友学,这位就是西里的王成王先生,也是本地有名的缙绅。呵呵,你以后若是有什么疑问,不妨多请教先生。” 曹朋走上前去,一拱手,“王先生!” 王成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 白面黑须,长的是一表人才。 个头不算太高,大约在170-173之间。一袭黑衫,倒也正合了周礼习俗。不过,这王成并不似一般的文士书生,很敦实,很强壮。他看到曹朋,眸光一闪,连忙拱手回礼,一脸笑容。 “邓县令留步,以后若有什么吩咐,只管唤我便是。” 王成说着,与邓稷告辞。 这时,就见典满许仪等人从远处跑过来。 “阿福,阿福!” 典满大声叫喊,来到大门前,咧嘴笑道:“嘿嘿,你没事儿吧,我……啊,邓大哥。” “阿满,你们这是……” 不等典满开口,曹朋道:“哦,我们刚才比试赛跑,没什么。” “赛跑?” 邓稷疑惑的看了一眼典满等人,又看了看曹朋,没有再追问下去。而王成也正准备上车,见到这一幕,先愣了一下,旋即便钻进马车里。 曹朋眼睛一眯,露出沉吟之色。 “阿福,你们刚才干什么去了?” “姐夫,我们进去说话。” 曹朋摆摆手,推着邓稷往县衙里面走。典满许仪忙带着人,紧跟着曹朋身后,鱼贯而入。 众人来到花厅,濮阳闿正准备离开。 “濮阳先生,你且留步。” 曹朋连忙唤住了濮阳闿,而后对许仪和典满使了一个眼色,两人立刻往后院溜走。 “姐夫,王成……来做什么?” “哦,他听说我过来,所以前来拜会。” 邓稷在主位坐下,曹朋和濮阳闿则跪坐与蒲席上。 王买邓范两人非常自觉的守在花厅外面,不使人来打搅曹朋等人的谈话。 “拜会?” 曹朋想了想,问道:“这王成的情况,可曾了解?” “哦,了解了一些。” 邓稷说着,从书案上拿起一卷案牍,摊开来说:“这王成本是琅琊东安人,表字明伟。据这户籍上所讲,他是东安王氏族人,因受战乱之苦,于是迁来海西定居。这个人在海西,还是有一些名望,负责教授孩童,而且仗义疏财……历任县令对此人,都颇有赞赏之语。” 说着,他站起来,把案牍递给了曹朋。 曹朋并没有接过来,而是直接问道:“我也听说过这个人。十年前来到海西,口碑很不错。” “所以?” 濮阳闿听出,曹朋话里有话。 曹朋说:“东安王氏,我没听说过。不过琅琊大族,在过去几年中,几乎走的一个精光,恐怕也不好查询。这个人的口碑的确不差,但也只是这十年间而已。十年前,此人是什么来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