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终于回家了 (第1/2页)
连秀儿成亲,宋家准备了礼物,但是并没有来人,而是让连兰儿将贺礼捎了过来。现在这个时候,宋家却派了马车来,显然是有别的事情。 连家众人见那两个婆子先下来了,还在纳闷来的是谁,会有什么事情。等看到那两个婆子从车上扶下来的人,就都和连蔓儿一样惊讶了。 “那不是英子?”何氏先认出了下来的人,“她咋来了?咋坐的是宋家的马车?” 来人正是英子,打扮的颇为光鲜,只是神色之间似乎有些不满和郁郁。那两个婆子扶了英子下来,又从车上拿下来一个不小的包袱。 “英子姑娘,”一个婆子扶着英子的胳膊,脸上带笑,声音不高不低地道,“你还有啥不知足的,瞧我们老夫人和奶奶赏给你的这一包袱东西,真是啥都够了。我们奶奶心慈,又安排你到她娘家来散心。这可是县丞衙,一般的人啊,这个大门她都迈不进来。英子姑娘,人啊,应该惜福。这以后的日子啊,你好好过,比在我们家可有出息。” 英子跑去投奔了连花儿,现在又被宋家的老夫人和连花儿给送到太仓来了。听那婆子说话,是打算将英子丢给连守仁和古氏! 这是什么情形? 英子的爹不知进退,惹恼了宋海龙。宋家只要将英子撵出门不就可以了,这大老远地送到太仓来,是为了什么? 连蔓儿心念数转。 英子与王举人家的大儿子王幼怀偷情,被新进门的怀大奶奶发现,找了由头将英子关了起来,最后却让英子给跑了。以王家的势力,要是想弄死英子,完全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过后给英子家里一些钱财、再恐吓一番,就能将事情平息了。王家和怀大奶奶都没有这么做。连蔓儿认为。是因为王家在乡里一贯的行事,不愿意伤人命。 这个年代,并非法制社会,人命如草芥的事情很多。但是同时,这个年代,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影响的年代。很多人迷信鬼神,觉得杀人害命伤阴鸷。 也正因为并非法制社会,一般的人家若是牵扯到官司,往往会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王家不是恶霸。他们应该也是忌讳这个。 而且一个小小的英子,一桩桃色事件,也并不能逼的王家非要下毒手。 那么宋家是不是也是如此。 应该差不多,连蔓儿想。但是宋家费这个力气将英子送来太仓连家,这件事,就很有趣了。 连蔓儿正琢磨着,英子已经在那两个婆子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连蔓儿。”英子看见了连蔓儿,就停住脚。 那两个婆子是有眼色的,都忙给张氏行礼,口里称呼四太太,然后也不让英子跟连蔓儿说话,就将她给“搀扶”到何氏那里,说了两句话,就进了院子。 这个时候,陆炳武赶着马车也到了。 张氏娘儿几个再次与连老爷子等人道别。然后就上了马车。 第一天来的时候,连继祖和蒋氏到门口去接她们,那个时候,她们的马车还进不得县衙的大门。而现在,陆炳武来接她们的马车却可以直接接到县丞衙的门前。 作为来客,她看到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由此也可以想见连守仁他们因此得的实惠会是如何的巨大。 马车走到夹道里,突然就听见有人喝骂。 “……眼睛瞎了,哪里来的乡下土豹子。这都撞到大爷的身上来了。” 马车撞了人。连蔓儿吓了一跳,连忙掀开车帘子往外看。 “小武这孩子车赶的多稳定。咱这车又没走快,咋能碰着人那?”张氏喃喃地道,也朝车帘外望去。 马车的前面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连蔓儿记性好,一下子就想起这人就是那天她们娘儿几个上街,在茶摊上说话的帮闲。而另一个,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的,竟然是何老六。 陆炳武已经下了车,正被何老六抓着不放,说车撞了他。 “何老舅,是我,青阳镇陆家的,你不认得我了?”陆炳武就道。 何老六在三十里营子一带算的上是一位名人,因此陆炳武认得他。 何老六听见陆炳武这样说,还是不肯放手,他一抬头,往车里看了一眼,凑巧就看见了张氏。 何老六慌忙松开陆炳武,一脸的雄霸立刻就换成了一脸的笑容。 “哎呦,这不是老四兄弟媳妇。咋这就走了,不多待两天?”何老六上前来陪笑搭话,又招呼那个帮闲过来,“快,过来见见四太太,就是我跟你说的,得了御赐牌楼的那位四太太。” 那帮闲也立刻带了一脸的笑,到车跟前来向张氏行礼。 张氏腻烦何老六的为人,并不爱搭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