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F国海军的痛 (第1/2页)
40年7月3日16点,D军最高统帅部。 “Y、F两国海军今天打起来了。”谍报局长卡尔藤布隆说。 “这是怎么回事?情报属实吗?”,D国元首阿曼德颇感意外地问。 “情报已得到证实”,卡尔藤布隆说。 原来,自F国战局恶化以来,Y国人就料到F国有可能单独停战甚至投降,并担心F国舰队会因此而对Y国构成威胁。其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海军上将、汉基勋爵和卡多根爵士等多名政要一致认为,Y国不能坐视F国的舰只编入D国和Y大利的海军,即便是可能也不行。要么劝说尽可能多的F国舰只加入Y国的舰队,要么就击沉它。当然,如果能迫使F国人凿沉自己全部的舰只,让F国舰队沉入海底也可以。 作为预防性措施,Y国制定了针对F国舰队的‘弩炮’计划,就是在必要时将果断击沉F国舰只。为此,Y国还特别组建了规模庞大的‘H舰队’,其中包括1艘航母‘皇家方舟’号、3艘战列舰‘胡德’号、‘勇敢’号和‘坚毅’号、2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 6月16日,D军攻破了在F国人眼中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F国内阁决定立即寻求停战并组建了以贝当为首的新政府。对于F国的单方面行动,Y国政府做出了迅速反应:一方面在17日训令驻法大使坎贝尔向F国政府重申Y国政府同意其停战的前提条件,并要求F国政府立即命令所属的舰队开往英国港口;另一方面立刻启动了相应的军事方面的准备。Y国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当天给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的命令是:“如果F国单独媾和,应尽全力使其舰队归我方指挥,否则就击沉它”。 6月19~20日夜里,D军逼近波尔多,F国政府决定在波尔多接受D国的停战条件。次日夜里,F国政府收到了D国的停战条件,其中第8条涉及F国舰队,上面写着:“除F国保卫帝国利益的船只外,都要集中到指定港口在D国监督下解除武装。D国同时宣布无意使用这些船只为自己服务”。 而这正是Y国人所担心和不能接受的。 6月25日,停泊在喀尔港的F国军舰‘黎塞留’号战列舰突然驶离港口不知去向,这加剧了Y国人的恐惧,内阁当即命令海军部,无论采取任何手段都要拦截或俘获该舰。尽管该舰在27日返回了原锚地,但Y国海军部担心停泊在奥兰湾的F国分舰队驶回法国港口,所以要求政府尽快采取措施。 40年7月3日7点50分,‘弩炮计划’开始正式实施。Y军夺取了所有停泊在Y国港口的F国舰只,共有3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而停泊在F属西印度群岛的1艘航空母舰和2艘巡洋舰则与美国协商后解除了武装。只有在达喀尔、西非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等港口的F国舰只拒绝交出战舰,随后即遭到早已做好准备的Y国舰队的攻击。F国舰队损失惨重,到7月11日行动结束时,‘布列塔尼’号战列舰被击沉,‘黎塞留’号战列舰丧失战斗力,‘普罗旺斯’号战列舰和‘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受重创搁浅,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侥幸逃回土伦港,其他幸存的舰只也陆续回到土伦港躲避。Y国海军也有数艘军舰受创。 Y、F两国海军突然交恶,对D国和Y大利来说就是很好地机会。也是由于有了这个变故,D国才开始密谋夺取集中在土伦港的F国舰队。 “可以同时攻击直布罗陀和马耳他,这样,Y国人就不能集中舰队对付一个方向”,经过紧急磋商,阿曼德决定从两个地方同时下手。 因为此前Y、F两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实力都强劲,D国只能寄希望夺取马耳他再伺机攻击其他地区,现在两国交恶,D国可以趁机直接夺取直布罗陀,封锁直布罗陀海峡,为以后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7月25日,‘白鲨’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为了掩护‘白鲨’计划顺利展开,D国海军辅助巡洋舰‘亚特兰蒂斯’号和‘奥利安’号一起组成编队,与次日出发经北海到北大西洋实施破交作战,目的是吸引并牵制Y国海军,减轻地中海方面的压力。 为了进一步迷惑和牵制敌人的主力,7月30日7点,D国空军第2、3航空队也发动攻击。共出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