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燃烧的半岛(12) (第2/2页)
L马尼亚第1山地师师长舒尔腾多夫斯基还是向D军指挥部请求支援。 实际上在S军进攻开始后,弗尔施泰因中将很快就判断出S军的作战意图,也看出战局的关键在于L马尼亚第1山地师是否能守住阵地,否则,D军的第18山地师将会腹背受敌。如果损失了这两个师,整个登陆部队都由可能被敌人赶下大海,这样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没过多久,弗尔施泰因中将就接到了舒尔腾多夫斯基的求援电报,虽然从态势上看L军暂时还守得住,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弗尔施泰因中将还是命令第7伞兵师立刻出击,从侧面攻击S军西路部队,从而减轻L马尼亚第1山地师的压力。 第7伞兵师参加过多次恶战,有着丰富的防御作战和反坦克经验,而且装备的75MM、105MM无后坐力炮在500米距离内具有不错的反装甲能力,特别是在这种山区地形,这些武器的战斗性能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果然,等第30、109独立坦克旅通过359.1高地后,很快就遇到了刚刚赶到的第7伞兵师的阻击,仅20分钟,作为先头部队的坦克3连就损失了7辆T-26轻型坦克,仅剩连长的座驾得以撤回。 装甲部队进攻受阻,S军马上投入第50步兵师继续攻击。该师从组建以来一直都是S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作战实力是非常强悍的,可以说是S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只是这次他们的对手是D军第7伞兵师,同样也是一支王牌部队,两支王牌相遇,都想把对手的气势压下去,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 战至下午,第50步兵师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不过第7伞兵师也付出了伤亡近300人的代价。
L马尼亚第1山地师在得到第7伞兵师的强力支援后,也就可以集中兵力和火力对付来自北面和东北面的敌军,即便如此,该师还是要面对比自己多4倍有余的敌人。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L军硬是没有丢失任何一个阵地。该师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无愧于‘精锐部队’的称号。 阵地是守住了,不过弗尔施泰因中将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就在中午,D军的第124战斗机大队和第816俯冲轰炸机大队各派出一个小队已先期进驻‘科兹沃’野战机场,随即执行了轰炸任务。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S军的防空实力与战争爆发初期相比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此次D军共出动4架FW-190战斗机和4架JU-87俯冲轰炸机,结果仅有3架FW-190战斗机得以返航,其余全部被击落,而且飞行员无一获救,所取得的战果是仅仅击毁敌方1辆坦克。 这样的交换比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自从M国参战后,就源源不断地将大批物资及装备运给S联,其中就包括大批12.7MM高射机枪和25MM福伯斯高射炮,而且由于在战争初期饱受D军飞机的轰炸,所以S联也在大力生产各种防空武器。 另外,S军也在部队编制上做了调整,战争初期每个师级单位才编有一个防空营,现在是每个团都增加编有一个防空连,在一些主力部队,甚至每个步兵营都编有一个防空排,装备的武器除了部分是原有的7.62MM高射机枪外,还大量装备口径较大的M制装备和新式国产武器,防空能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D军的轰炸机可以说是一头撞进了防空火网里。 此次轰炸结束后,一连几天,弗尔施泰因中将都没有再让飞机执行低空轰炸任务。 不过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御力量,弗尔施泰因中将从第4伞兵师中调出第4伞兵炮兵营,暂归L马尼亚第1山地师指挥。 另外,又从第4伞兵师抽调第27伞兵团担任预备队。 在另一方面,D、L两军共三个师的兵力也在加紧攻击阿鲁斯塔,战至当天傍晚,已基本扫清S军的外围防御阵地。 阿鲁斯塔已是岌岌可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