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销量 (第2/2页)
们看到调查结果之后的普遍心声。 “老魏,宣传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赵明远丝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喜意,笑着对走进办公室的魏知行说道。 “还行,我已经联系了好几家媒体,过两天他们会陆续对此事进行报道。保证全面开花,让全国读者都知道舒克和贝塔。” “你办事我放心。现在改版的事闹得焦头烂额的,没有太多精力兼顾其他事情,所以最近要麻烦你多cao点心。” “老赵你这话说的我就不喜欢听了。我怎么说也是杂志社的副主编。第二把手,怎么就麻烦了。”魏知行表情一收,严肃的说道。 “行行行,我说错了还不行吗” “打住,说说改版的事情吧。” 谈起正事,赵明远也收起玩笑,正色道:“总体模版已经确定,现在就是细节上存在不同意见” 这次的宣传,儿童文艺确实下了大功夫,花钱买了不少广告位。但奈何家小业小,人家媒体根本就看不上他的所谓爆炸性新闻。最终也只能在一些地方性小报上占据了不是很重要的版面。 深知这一点的魏知行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新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位比纸媒要好拿太多,更何况还可以雇佣水军进行信息轰炸。 所以很快,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就出现在各大论坛的版面上。这些人炒作的语言很统一:年度最佳童话作品。很多人虽然对童话不感兴趣,但也知道了有这么个东西。而很多有孩子的,则悄悄的留了意。 在赵明远他们的预测中,就算他们大力宣传舒克和贝塔想要火起来起码还要到三至五期之后。可是事实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大半个月的沉淀,那些上一期购买过儿童文艺的家长们终于从舒克和贝塔带来的震撼中恢复过来。部分家长已经开始在社交网站发布阅读心得了。 在某国内最大的亲子网站: “儿童文学连载的舒克和贝塔真是太好了,我家宝贝听了十几遍了还吵着让我给他讲。” “对呀,别说宝宝了。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家老公两只耳朵都竖起来了。” “我家订的是少年月刊,你们说的那个故事我没看过。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吗” “楼上的,是真的,你快换杂志吧。就拿我家来说。老公工作忙,宝宝和他生疏的很,抱都不让他抱。最近我让老公给她讲舒克和贝塔,现在父女俩的关系好的我都嫉妒了。”自然也少不了现身说法的。 “真的那么好那这一期我一定要买一本试试。” “买吧买吧,我们这么多人不会骗你的。” 很快,舒克和贝塔的故事就成了mama们提起最多的一个词汇。当有闲着无聊的某位mama把连载的故事手打发到网上之后,顿时吸引了大量mama们的目光。接下来自然又是一波书评。而且好评率达到了百分百。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在这种一面倒的口碑之下,儿童文艺第二期销量就迎来了一个此爆发。 “这一期销量如何” 赵明远一边翻看着新一期期刊的样版,一边漫不经心的问对面的员工。 “我正要向您汇报,这一期首印的五万册已经全部预订完毕。销售部刚才打电话请示是否加印。” 这名员工虽然想竭力在上司面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但翘起的嘴角和不停上扬的眉梢无不表明他的兴奋。 “啪”戴志明手中的样版失手掉在了桌子上。 “预订五万册” 不是他修养不够,而是事情太出人意料了。前文已经说过,儿童文艺以往每期的销量也就维持在四万册。首印就是最终销量,有时候还会有剩余。 上一期,半个月的销量提前一周销售一空。对这个情况他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可是这第二期的销量已经不是了不起,简直就是疯狂。要知道,这可是预订,预定。就是书还没出来就已经卖出去了。而且还卖出去五万本。 以前他们杂志的总销量也才四万多册,预订更是不足千册。可现在仅仅预订就超过了以前的总销量。如何能不让他目瞪口呆。 “对,五万册,刚印刷出来就直接被拉走了,一张纸都没剩下。”那名员工夸张的说道。 “我就是来请示主编,是否加印,加印多少本。” “先加五万,不,再加十万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