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八章 乌镇 (第2/2页)
的商铺、当铺、药铺都以原本的面貌呈现着,只不过留下岁月刻画的刀刀痕迹。王淼指着其中一些大的门面说道,这些都是其王氏一族的产业,但在现代社会这里的已经不是为了经商更多的是作为旅游观光的景点而存在了,现在家族已经在市里从新置办了门市。看着这些商家店铺,里面的掌柜伙计都身穿清朝时期的长衫大褂,萧毅等人真的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历史年代之中。 出了商铺区,王淼带着几个人拐了几道弯后来到了清水河边,这里是民居所在,河的两岸高檐飞阁,具都是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此时河边石板路上,一些古稀老人或站或坐,具都在享受着暖融融的阳光。 不消片刻众人来到一处石桥,那桥身拱立若虹,桥栏石壁镂刻着精美的花纹,桥栏之上,雕刻着怪兽,多姿多态,栩栩如生。 “这便是有名的‘逢源双桥’了。”王淼说到此桥神情间自有一股骄傲的神色。此时,刘文渊站立桥中最高处,凭栏而望,远远的,水面飘来一叶扁舟,两位乡间女子坐在船头,这个时候不知那里飘来一股悠扬的江南小调。刘文渊就感觉身心一片空明,整个人仿佛也被这江南水乡所融化了。 “这里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地,自然商业也十分的兴盛发达,清朝时候有个文人,叫施曾锡,就曾作词一首来描绘当时乌镇的重要和秀美,我记得是叫《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唉我的口才不如王军,要是他读起这首词来声貌并佳,那种感觉真好似回到了古代一般。”王淼对于自己朗诵的才情到有些自责。
“很好了,比我们可是强多了。”陈风有些羡慕的说道。在这江南古镇,文人墨客会聚之地,这王淼朗声诵读这佳诗词句真有些好似古人复生般的潇洒才情。 众人说着笑着看着,慢慢来到了位于乌镇郊外的公园之中。 此时天气微寒,百木凋敝,虽是江南但也是叶色暗黄随风飘落。此时公园之中没有多少人,倒是显得很是清静安详。 众人向里面走了大约百十来步,便听闻到水声潺潺,一颗巨大大的槐树矗立在那里。这槐树枝干粗大,树冠茂盛,其周围五、六米之内竟然在无其它树木存活,显得有些孤单有些阴郁。 刘文渊虽然事先已经知晓这槐树,但如今看到实物之时才有些惊讶,这槐树远远要比他想得还要不简单。 “刘大师,这就是那大槐树,这树怕不有个几百年历史了,好像有这个镇子的时候就对这个大槐树有了记载,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千年都有可能呢!”王淼指着这大槐树说道。 萧毅等人都呆呆的看着这大槐树,真的没有想到树还能长的如此的巨大,看那树干怕是他们几个手拉手方能合抱过来。此时百木凋零,但这大槐树却是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这若放在其他时令里到还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在这个季节,这就感觉很不正常了。 “这树在这个季节都是这个样子么?”刘文渊问道。 “嗯!是啊,但很奇怪的是,它只有在这段时间是这般的模样,其它的时候都是光秃秃的好似死树一般,打我记事起,好像就是这个模样,很是怪异村中的老人都说这树已经成精了,它在保护着这个镇子,因此虽然经历了百年战火,但镇子却很少受到战火的波及,老人都说是这树的功劳。反正我们也不知道,也不大相信,不就是一颗树么,活的长久些而以,在说树的年龄好像都要比人活得要长久。刘大师,王军这回请您来是为了什么,我知道我不该多问,但为何偏偏要来看这树?而且王军的父亲也是每年都要回到这里在这树下坐上一天一夜,谁也不让靠近,镇子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但他老人家德高望重的,谁又敢说什么。”显然王淼也不知道刘文渊此行的目的,还以为刘文渊是王军的重要客人是来游山玩水的。 “哦?这段时间是这个样子,什么意思?”刘文渊显然没有听明白王淼的话,莫说刘文渊没有听明白,就是萧毅等都听得糊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