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在两藏立省 (第1/2页)
玉树不仅是朵甘地理上的中心,还有个响量的名字。↖,至于数百年后发生的那场地震,其实震级并不高,只是因为那是藏人生活区,影响才特别大,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数百年后,这儿有没有藏人都说不定。 以玉树作为府治,未来的朵甘,以玉树、客木作为经济中心,朱由检在心中绘好了蓝图。 但是朵甘这个名字,太藏化了一点,必须新立一个汉化的名字。 朱由检一个个地在脑海中过滤着后世的省份,江苏------江陵与苏州,安徽------安庆与徽州。 玉树、客木------玉客省。 不行,“客”与“木”合在一起,就是个藏化的名字。 朱由检想起了客木后世的名字昌都。 玉树、昌都------玉昌,对,就玉昌省了。 六月十五日,是朝会的日子,今天的朝会,是专门讨论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的。 “陛下,既然乌斯藏、朵甘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应该让更多的藏民读圣贤之书,免得这些化外之人,又要生出事端。”教育部长孔贞运最喜欢打头炮,以此来吸引众臣的眼球。 “爱卿言之有理,应该用圣贤之书,多多教化他们。”朱由检也认为,在大明强大的时候,用汉文化去同化藏民,才能在他们的心里,建立起对大明的认同感。 “陛下,乌斯藏、朵甘的军队,是否要撤回来?”曹文诏是参谋部长,要为军队供应粮草和物资,自然关心军队的驻守问题。 “嗯,军队是要撤回来,但也不能全撤,没有大明的驻军,大明的利益、汉人的利益,如何保证?不驻扎军队,那里就不是大明的国土,迟早会成为藩属国。” …… 军事胜利,永远是解决政治问题的重要钥匙,今天的朝会,就十分顺利,一共达成六项共识: 一、改朵甘都司为玉昌省,首府玉树,对当地的藏、蒙族人口,强制实行汉化,如有反对者,在没收主要财产后,驱逐出境,敢于反抗者,格杀勿论; 二、改乌斯藏都司为西藏省,首府拉萨。因西藏省地广人稀,目前总人口不足三十万,逐步从四川迁三万失去土地的汉人军户,从西藏东部的工布一带,逐渐向西推进,废除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省地方官员,由朝廷派遣,僧侣不得干涉地方政务,除朝廷在西藏省驻军外,任何人不得拥有军队; 三、左良玉的第十四军撤回陕西,陈奇瑜的第十五军驻守玉昌省,沐启元的第十九军撤回云南,林呈祥的第二十军驻守西藏省,但西藏初定,人心不稳,半年后视情况再撤,第十五军、第二十军所缺兵员,参谋部一律补齐; 四、鼓励汉人向玉昌、西藏两省人口稀少的东部移民,两地所有的新移民,每丁由地方政府发给三十亩土地,所有土地三年内免税、五年内减半征税,两省原有居民,土地不足三十亩的,予以补足,超过三十亩的不论; 五、清理两省寺庙田产,据实上报,朝廷将根据各地人口状况,核定各寺庙所能拥有的最高土地限额和僧侣人数; 六、在两省兴办学校,专门传授汉语,教授圣贤之书。 朱由检笑了。 玉昌、西藏两省有了大明的驻军,才算是大明的国土,有了军队的支持,玉昌省的归化政策、西藏省政教合一制度的废除,才能得到保障,玉昌、西藏才会真正成为大明的第二十一、二十二个省份。 随着西藏省汉族人口的增加,汉族会逐渐占据人数上的优势,即使将来全民公决,也无法脱离大明而独立。 玉昌省实行归化汉族的策略,将转变成和内地一样,只有单一的汉民族。 在玉昌、西藏两省开办学校,又能促进一部分藏民的汉化,加速藏民的心里回归。 朝堂皆大欢喜。 中午,朱由检设宴,款待群臣。 “陛下,目前四海升平,大明蒸蒸日上,都是因为陛下英明神武所致。”孔贞运几杯酒下肚,面色开始红润起来,对他来说,没有像建奴那种直接的压力,就是四海升平。 “四海升平?孔爱卿可知,大明哪个省的军队最多?”朱由检一直对北方的蒙古人耿耿于怀,这些游牧民族,搞建设不行,破坏起来比穿山甲还厉害。 “当然是陕西,谁不知道陕西四镇有三十万大军。”孔贞运的脑子还有些清晰。 “那孔爱卿可知,陕西为何要驻扎三十万大军?”朱由检不得不提醒这位军盲,但附近的几位重臣,心里一定有想法了。 “当然是为了鞑靼蒙古,难道陛下又要与打仗?”孔贞运喝了几杯酒,脑子不太灵光,但也慢慢地反应过来了,“陛下,玉昌、西藏才息刀兵,大明可是要修生养息呀,没有十年的时间,不,最好是几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