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凤钗易主 (第2/2页)
个水落石出。 李公公来了,他也是战战兢兢,一路低头。 “李公公,谭常在现在去了哪里?据说没有在绛雪轩,也没有在以往皇上临幸嫔妃的场所,他们到底去哪了?!” 李公公嘴唇哆嗦:“回,回娘娘,去了圆明园。” “废话!圆明园那么大,去哪找!” 我一怔,李公公也一怔,紫嫣和其他宫女都一怔,淳妃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改口道:“本宫是在为皇上的龙体着想,李公公。你可否告诉我,皇上现在在哪?本宫要给皇上送件斗篷。” 李公公呵呵一笑,回答说:“那娘娘就大可不必了,皇上现在在圆明园的杏花春,那里暖和极了,四季如春。再说,这个,谭常在也在那里……” “她也在……” 这句话在淳妃的口中咂摸了好几遍,就好像里面能嚼出什么不同的滋味。 …… “她居然和皇上走得这么近,近得出乎我的意料。” 淳妃不停倒弄手中的丝帕。把好好个鸳鸯绣线揪得纵横错乱。 我说:“娘娘,杏花春也只是个赏玩的场所吧,和御花园不是一样么?” 淳妃慢慢摇了摇头:“不一样。太不一样了啊。御花园是任何一个人,甚至做杂役的阿猫阿狗都可以路过的,杏花春是圆明园最别致,皇上用情最深的地方,先太皇太后。先皇后孝淑睿喜塔腊氏都曾在那里留下幸福的印记。她们和皇上一起种菜、煮饭,感情深得不得了,就像民间最寻常最长久的那种夫妻和母子组成的家庭,让人艳羡啊。” 我问:“杏花春有这么大魔力?” 淳妃见我站着,伸手做了个手势,示意我坐在榻前。然后娓娓道来关于杏花春的往事。
原来,杏花春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杏花春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中的意境建造,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杏花春四处充满淳朴的田园情趣。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院落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时令瓜果蔬菜。皇上曾赞誉杏花春种的菜,经过她的皇额娘的手一烹制。那御膳房模式化的佳肴简直就可以倒掉了。 杏花春的农家饭,吃的就是一桌亲情。 皇上最爱的女人喜塔腊氏还是福晋时,便在杏花春陪着皇上读书,她的死是皇上心中永远的痛。 听到这,我终于知道为何淳妃娘娘那么紧张小钗姐和皇上的去处了。因为,被召去杏花春,就意味着在皇上心里,谭小钗就是第二个喜塔腊氏。 …… 一夜清风。 谭小钗终于从圆明园乘着轿子回来了,我赶紧迎上去。 “jiejie,事情怎样了?” 谭小钗拉着我的手,低声道:“进去说。” 进了绛雪轩,谭小钗支退了宫女,掩上房门,悄声告诉我:“皇上同意了。” “同意了?” “对,同意了。事情经过是这样,我就把我先前相好的那句和皇上说了,结果皇上问我‘你真的不后悔么?’,我说‘为何要后悔?’,皇上叹了口气说‘朕,本来认定了闵贵妃的意思是——送凤钗的人便是她心中做贵妃的最佳人选。谁知道这个人现在就当着朕的面拒绝了这番好意,朕惋惜,朕不懂,你来告诉我,你为何要放弃做贵妃?’” 我忍不住,震惊地问谭小钗:“闵贵妃真的留有遗书?jiejie,你这么做是不是真的有点傻?” 谭小钗笑然道:“我的解释是,自己不够格为先,其次,我只愿意和皇上像普通百姓那样做一对幸福无忧的小夫妻,说这话时我十分惶恐,生怕贬低了皇上的身份,可我说的都是实话。皇上哈哈大笑,告诉我他就喜欢我这样,还说贵妃位不是好当的,需要一个有魄力的女人,他的小钗不适合,他也不忍心叫我累。最后,皇上决定择日拟定玉牒,升淳妃为贵妃。不过,meimei啊,事情还未到眼前,你可千万别通知淳妃啊,万一……” “嗯,jiejie放心,这个我懂。” …… 淳妃顺利坐上了大清朝的贵妃,迁宫承乾宫,更名淳贵妃。 谭小钗明哲保身,使得凤钗易主合适的人,也是最渴望贵妃位的那个人,这让淳贵妃十分满意,她差人送了好多礼物给谭小钗。 打开最大的那盒,上面盖着一章卷轴,是副美人赏梅图,上面还有一首宋词,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怎么好像还少一句?”我将卷轴翻来覆去看,也没发现那句遗漏在了哪里。 谭小钗拍了拍我的肩说:“别找了,妹子,是贵妃娘娘估计少了那一句的。她是提醒我时刻注意身份、保守秘密,不要最后变得‘零落成泥辗作尘,惟有香如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