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待客之道 (第2/2页)
嬷,那些带给姐妹们的礼物可有检点出来?” 王嬷嬷听说,忙提出两个蓝色包裹,道:“都在这里呢。”说着便打开与黛玉看,一个里面是些绣品与纸笔,另一个里面则是一些当地的风味干果蜜饯等。 只见宝玉及“三春”姐妹都笑嘻嘻地涌了进来,黛玉忙命雪雁倒茶来,又请他们落座。宝玉忙说:“meimei舟车劳顿,已很是劳累,别忙招呼我们,不然又给meimei添了忙乱,可就是我们的不是了。”“三春”姐妹都笑道:“你几时变得这样懂事了?” 雪雁问道:“姑娘,可要泡我们带来的茶叶?” 黛玉便说了个“好”字,于是雪雁从包袱中拿出一个圆形碧玉筒,放置桌上,紫鹃早去提了茶壶及茶具来。一时泡好了茶,一一地呈上,众人见那茶水中细小的白色针状茶叶均沉淀至底部,更衬得茶水色泽鲜亮,香气高爽。 探春笑道:“我曾在书上看过,说扬州人吃茶,讲究茶色‘绿中透青,赏心悦目’;茶香‘清香四溢,沁人肺腑’;茶味犹如新粳米熬成的粥汤‘味醇厚重,长留唇齿’;茶叶泡开后其形状还要‘一旗一枪,无损无折’,今日看林jiejie的茶,果真和书上的如出一辙呢,我可是领教了。” 宝玉细细喝了一口,亦笑道:“meimei的茶真是和我们这边的茶大不相同,看这茶叶如雨后春笋,茶味又如此清新甘醇,说它是‘琼浆玉液’也不为过。不知这是什么茶?” 黛玉笑道:“三meimei和二哥哥过誉了,只当是尝个鲜儿罢。这是君山银针,并不产于扬州本地,而是从外地客商处买的。”
惜春笑道:“怪道叫‘银针’呢,你们看这茶叶,根根细尖,满布白毫,可不是如银针一般?” 黛玉笑道:“是了,就是如此。”又道:“本扬州人‘吃茶’时,还备有专门的点心和茶菜,只因此番路途长远,确是不能带来。”只见惜春听了,即刻露出一脸惋惜。 王嬷嬷在一旁听见,忙对黛玉说道:“姑娘,我们包裹里不是带了些干果蜜饯来么,何不请二爷和姑娘们尝尝?”黛玉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些小点也适宜就茶的。嬷嬷快请拿来。”王嬷嬷便拿来三个小银瓶子,放置桌上打开,众人凑过来瞧,只见三个瓶子里面的干果颜色各异,一灰一金一紫。紫鹃已去拿来几个白玉碟子和一把细竹签子,又和雪雁一起将银瓶里的果子分别拨到几个碟子里。待分派好后,黛玉便指着碟子对大家介绍道:“这是无花果,这是金桔饼——”话未说完,只听惜春指着一碟儿叫道:“这是杨梅罢,上面还洒了白糖。”说着便捻了一颗放入嘴里,吃毕笑道:“酸酸甜甜的,真是好吃。”众人都笑。 探春取了一根签子,挑了一粒无花果放入嘴里,细细尝了一会儿,笑道:“早知扬州蜜饯有名,这无花果味儿甘甜而不腻,且十分有嚼头。” 迎春亦吃了一粒,说道:“好似还有芝麻在其中,应是花籽罢?”惜春说道:“既是无花果,可见无花,何来花籽?”黛玉笑道:“无花果并非无花,只是其花极小,难以发觉,便称其为‘无花果’罢了。” 宝玉见那金桔饼金灿灿的,又如花朵般好看模样儿,便拿了一个尝了尝,笑道:“这桔饼儿极甜,且韧,又带有浓郁的桔子香味儿。真是奇了,这时候儿,竟能吃上桔子。” 黛玉看着这几个笑靥如花的单纯脸庞,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恬淡之感。 是夜,宝玉李嬷嬷已睡了,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歇,便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看这袭人,乃号称红楼第一贤良淑德之人,容长脸,圆杏眼,肤色白皙,个子高挑。不见得有多美艳,但是另有一种温婉风情。此时也不过十三四岁年纪。黛玉令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说道:“林姑娘心里有事呢。”袭人便道:“姑娘可是想家了?如今府里便是姑娘的家,姑娘万不要太过伤感才好。” 黛玉暗暗想道:果真是个贤惠的,只怕有些过了头了。这袭人不知是敌是友,还得细心观察。但是她没有露出端倪,只是说:“jiejie说的,我记着就是了。”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 此后宝玉常来黛玉住处,一同顽笑。“三春”亦是天天过来嬉闹。黛玉虽有二十岁的魂灵,却童心未泯,故而一同玩耍,并未觉有什么代沟,反而觉得简单欢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